三大运营商联手整治垃圾短信,你有收到吗?
三大运营商联手整治垃圾短信,你有收到吗?
垃圾短信投诉量激增,三大运营商联手整治
近年来,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已成为困扰广大手机用户的顽疾。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电信用户申诉中,涉及营销、收费、资费争议的申诉占比高达44.9%。在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仅2024年第一季度,非应邀商业电话投诉中,中国移动占比35.8%,中国电信占比26.7%,中国联通占比24.6%。截至2024年6月27日15时40分,当天12321已受理12452条举报。
面对日益严峻的垃圾短信问题,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在工信部的指导下,联合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整治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
三大运营商重拳出击,多措并举治理垃圾短信
三大运营商积极响应工信部号召,推出了一系列整治措施:
免费提供“骚扰电话拒接”服务: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三大运营商面向全国用户免费提供“骚扰电话拒接”服务。用户可通过以下方式开通:
中国移动用户:关注“中国移动高频骚扰电话防护”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电话防护”→“骚扰拦截设置”,打开所有号段拦截开关。再返回点击“防护业务开关”,打开高频骚扰电话防护开关。
中国电信用户:关注“天翼防骚扰”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来电防护”→“本机号码一键登录”→“立即开通”,再返回“来电防护”界面,添加免打扰的功能即可。
中国联通用户:打开中国联通APP,搜索栏搜索“手机助手”→绑定手机号→开通服务,再返回“手机助手”界面,勾选想要防护的选项即可。
技术手段拦截:三大运营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疑似垃圾短信进行智能识别和拦截。2023年全年共拦截骚扰电话540亿次,公开通报1861款违规APP。
加强源头治理:运营商对违规发送垃圾短信的端口进行严格管控,关闭了一批违规短信发送端口。
整治效果初显,但仍存诸多挑战
尽管三大运营商采取了多项措施,但从数据来看,垃圾短信问题仍不容乐观。2024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82,794件,同比增长27.21%。其中,电信服务投诉量为31437件,同比增长92.56%;移动电话服务投诉量为23671件,同比增长65.54%。
小红书上也有不少用户反映,即使开启了防骚扰服务,仍会收到大量营销短信。有用户表示:“你们作为一个专业打车软件,手机号码都能搞错!弄的我每天晚上十点多都能收到这个乘客的打车信息!!!!你们看清楚手机号再发短信行不行!!!!!垃圾高德!!!!”
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
垃圾短信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利益驱动:垃圾短信背后往往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发送营销短信牟利。
技术手段滞后:虽然运营商采取了多种技术手段,但垃圾短信的发送方式也在不断翻新,给拦截工作带来挑战。
用户信息泄露:大量用户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导致精准营销短信泛滥。
监管难度大:垃圾短信的发送源头多样,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给监管带来一定难度。
如何防范垃圾短信?
面对垃圾短信的困扰,用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开启运营商防骚扰服务:按照前述方法开通三大运营商的防骚扰服务。
安装手机安全软件:使用具备垃圾短信拦截功能的安全软件,如360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等。
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留下手机号码。
积极举报:收到垃圾短信后,可通过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进行举报。
利用法律武器维权:如果垃圾短信内容涉及个人隐私或构成骚扰,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向公安机关报案。
垃圾短信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运营商、企业和用户的共同努力。虽然三大运营商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但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手段,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同时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只有多方合力,才能为手机用户营造一个更加清净的通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