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中国”:上海博物馆三星堆特展揭秘古蜀文明
“星耀中国”:上海博物馆三星堆特展揭秘古蜀文明
2024年2月2日,上海博物馆东馆迎来开馆首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作为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的第三展,此次展览汇聚了来自全国28家文博考古机构的363件/套重要古蜀文物,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最全体系的阵容。
珍稀文物首次亮相
展览以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笄发青铜人头像、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辫发青铜人头像为序,其中金面具笄发青铜人头像为首次公开亮相。这件文物于2021年出土,由上海博物馆专家团队负责修复,其精美绝伦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展览分为“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三个部分,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和特点。其中,“天行乾道”部分展出了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夔龙冠纵目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重器,展现了古蜀文明独特的信仰体系。
创新技术助力文物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文物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前期,28件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被运至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进行修复。在文物修复过程中,还清理出十多件其他小型文物或碎片,其中12件被选为展品一同展出,成为本次展览的意外之喜。
此外,展览还特别推出了“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上海站)。该展览以三星堆文化为主题,运用12K数字科技,实现“文化+科技+艺术”的深度融合,为观众提供视、听、感多角度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全新文化体验。
古蜀文明与中华文明
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两处遗址有很多相同文化现象和大量相似文物,证明以两处遗址为代表的古蜀王国是夏商周时期长江上游文明的中心。
春秋、战国时期,成都平原的“蜀”与峡江地区的“巴”相互融合形成的“巴蜀文化”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坚实而广阔的基础,影响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蜀地成为秦国的“蜀郡”,最终融入到大一统的中华文明体系之中。
此次展览通过展示这些珍贵文物,不仅展现了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更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特性。正如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所说,古蜀文明是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最佳标本,其包容性和创新性不仅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具有深远影响。
一场跨越万里的文化之旅
为了呈现这场文化盛宴,来自28家文博考古单位的借展文物们分10个批次、5条线路,途径11个省市自治区共25个地级市,跨越1万6千公里,历经借展、点交、运输、布展、养护等诸多环节,克服困难如期抵沪,堪称“万里长征”。
这场展览不仅是对古蜀文明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它让我们得以一窥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5月20日,对公众免费开放,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