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大专家揭秘:老年人保健品真能信吗?
安徽医大专家揭秘:老年人保健品真能信吗?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柯道正提醒大家,老年人在选购保健品时需谨慎。他指出,很多保健品广告夸大其词,不能盲目相信。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柯道正强调,药物治疗慢性病不可替代,而过量补钙可能带来副作用。建议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保健品,避免陷入养生误区。
老年人保健品市场现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保健品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据《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接近3亿人,占总人口的21.1%。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推动了保健品市场的持续扩容。
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已从2013年的约千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超过3000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达到4237亿元。其中,养生保健食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74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159.2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约2308.2亿元。
市场规模的提升,离不开政策支持。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
老年人选购保健品注意事项
面对庞大的保健品市场,老年人在选购时需要格外谨慎。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选购注意事项:
认清产品属性: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否属于某保健品列举出的特定人群,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关注产品成分:要认识产品中的有效成分,不要被广告中的功效宣传所迷惑。例如,市面上几十种调整睡眠的保健品,其有效成分大多是褪黑素。
选择正规渠道: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文号和标识,如“卫食健字”或“卫进食健字”。同时,要注意产品的禁忌和适用人群。
理性选购原则:不要轻信保健品的治疗作用,它只能作为辅助调理。选购时要关注产品的来源、临床实验数据、更新迭代情况以及厂商的品质管理体系。
注意使用周期:除了营养补充剂类的产品外,一般情况下保健食品不宜使用时间过长,而且要注意观察服用效果,一旦症状得到了改善,即可停止服用。
选择信誉保证产品:可以选择参加行业自律活动、有质量保证和宣传监督的产品,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立即取消其信誉保证资格。
老年人保健品使用心得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许多用户分享了自己或家人使用保健品的真实体验。这些反馈可以为其他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位退休用户分享了自己使用保健品调理血压的经历。她提到,通过使用Probody、NYO3益生菌、Swisse护肝片、钙尔奇矿物质维生素和doctorsbest镁片等产品,她的身体状态变得更加稳定,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
另一位用户则分享了其父亲使用保健品后的感受。其父亲在使用Probody、益生菌、叶黄素、鱼油和镁片等产品后,血压得到了控制,四肢麻木的情况也有所好转。这些真实的使用反馈表明,合理选择和使用保健品确实能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理性对待保健品
虽然保健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老年人改善健康状况,但专家也提醒,保健品不能替代正规医疗。老年人在选择保健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遵医嘱: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保健品,不要盲目听信广告或销售人员的推荐。
适度补充:保健品只能作为饮食的补充,不能替代均衡的膳食摄入。老年人应保持多样化、均衡的饮食习惯。
关注安全:选择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正规产品,注意查看产品成分,避免过敏或不良反应。
理性消费:不要被夸大其词的广告所迷惑,保健品不是万能药,不能替代必要的医疗治疗。
定期评估:使用保健品一段时间后,应定期检查身体状况,评估保健品的效果,避免长期盲目使用。
总之,老年人在选购保健品时需要保持理性,既要关注自身的健康需求,又要谨慎对待市场上的各种营销手段。在专业指导下,合理选择和使用保健品,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保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