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才高不薄雕虫技——“诗书画印”四绝的陈师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才高不薄雕虫技——“诗书画印”四绝的陈师曾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57239224_121124708/?pvid=000115_3w_a

"诗书画印"才擅四绝的陈师曾(衡恪)先生,天不假年,仅四十八岁便因病归了道山。其实他也并非得了什么不治之症,而是因继母俞夫人病故,他于京奔丧至金陵,劳累哀悴,得了伤寒,竟一病不起。过去人的生命似不如今人的金贵,医学也远不及今天的昌明,所以小毛小病一不留神,或是遭遇了庸医什么的都会致命。民国文人中,如刘师培、黄侃、刘半农等,均因病没活过五十便走了。难怪古人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哪像今天——"人生九十多来兮"。


《冬蔬图》陈师曾作

一生仅得四十多年的陈师曾先生,于金石书画上却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这也是今人所难以企及的,现在从事艺术的才子,四十八岁也许只能算刚过了"喝奶期"吧。而陈师曾四十多岁在北大等高校讲授的《中国绘画史》,后整理成书,即成了中国绘画史研究上的一本开山之作,以后的同类著作皆以它为蓝本,而欲在材料或见识上胜出它的却极少。故梁启超赞赏他有"现代美术界可称第一人"之语。另外,在对传统文人画价值的阐释与维护上,陈师曾也有筚路蓝缕之功。上世纪20年代初,他率先将东京美术学校教授大村西崖的《文人画之复兴》一卷译成中文,并附上自己撰写的《文人画之价值》,合刊成《文人画之研究》一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