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推荐:中医养生法缓解牙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推荐:中医养生法缓解牙疼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1216081391377973733?frsrcid=235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7455897831789427900
3.
https://www.bjcyh.com.cn/Html/Departments/Main/Index_216.html
4.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395480.html
5.
https://www.luanchuan.gov.cn/qgjczyysfxcjpt/69076
6.
http://www.hsdyyy.org.cn/info/1006/3444.htm
7.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03/19612887.html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牙疼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的专家推荐了几种简单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帮助缓解牙疼。

01

中医外治法快速止痛

按摩疗法

取肩井穴(此穴位于肩上陷中,患者用对侧手的食、中、无名三指按在肩部,食指贴颈,中指指腹按压处即是),左右各一穴,找准穴位,用力按压,以能耐受为度,按压30秒,再压再放松,直至牙痛缓解为止。一般按压治疗,疼痛可明显减轻,经过1~3分钟,疼痛即可消失。可舒筋活络止痛。

塞耳疗法

用棉球蘸上等白酒或95%酒精适量,塞入外耳道中,使其与周围皮肤密切接触,若棉球已干,可再滴些白酒,一般只塞患侧外耳道,两侧疼痛也可塞双侧,经过3~5分钟,疼痛可止。可活血止痛。

含漱疗法

鲜马齿苋捣烂取汁含漱,并时以其汁渍润局部,每日数次,一般一日后疼痛即可减轻,2~3日后即可痊愈。可泻火解毒。

夹药疗法

细辛适量,夹于两片生地之间,含于牙痛处,咬紧,一般3~5分钟即可止痛。可祛风止痛。

药液疗法

取花椒10克,冰片、荜茇各5克,加水200毫升,煎取浓汁,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并用棉球浸透药液后置于患处上下牙之间咬紧,一般经过15~30分钟即可止痛,连续3~5次即可。可麻醉止痛。

纳鼻疗法

白芷5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置于患者鼻前庭,经过1~3分钟即可达到止痛作用。可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药敷疗法

将7个大蒜瓣中的芽芯取出,捣烂如泥,用75%酒精消毒养老穴(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后,将蒜泥外敷于穴上,敷料包扎,胶布固定,10小时后去除,将穴位上的水泡挑破,放出液体,再涂上消毒药水,包扎3天,局部即可平复。一般治疗1次,牙痛即止。可通络止痛。

填药疗法

取无菌棉球蘸五冰散(五倍子10份、冰片1份)药粉少许放于龋洞内,一般用药3~5分钟后即可收到止痛效果,痛止后将棉球取出。可清热泻火止痛。

02

中医理论:肾与牙齿的关系

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气衰,发堕齿槁。肾气强盛,骨髓坚固,则齿牙莹白;若肾精不足,则髓亏骨枯。因此,补肾养髓,壮骨强精是护牙固齿标本兼治之道。

补肾固齿

每欲小解时,可稍稍踮起脚尖,舌抵上腭,上下牙齿对齐并咬紧,同时缓缓排尿。大便时,咬紧牙关,沉默不语。日常生活中非常简单的一个小习惯,既可保养肾气,又可滋养牙齿。

食补养肾

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经常吃油炸辛辣的食品,加之生活作息不规律,不注意及时清洁口腔,极易导致胃火炽盛,肾阴亏虚。因此,注重饮食也是十分重要的养肾护牙的方法。

饮食护齿之道要少吃偏湿、热、酸及辛热厚味之物,食疗以滋阴益肾,补益肾气为原则。尤其推荐吃黑豆,《本草纲目拾遗》评价黑豆能益精补髓、壮力润肌、发白后黑,久则转老为少。

每日午餐过后,可以含上两口茶水在口腔中停留一分钟后吐出,重复三次。每日晚餐过后,可用手指蘸少量食盐轻刷牙齿和口腔,并按摩牙龈。

练习护齿功

除了补肾固精的健齿方法和食补外,还可以坚持练习中医护齿功——叩齿吞津。

清晨起,叩齿三百下,具体方法是:空口咬牙,上下牙齿对齐并有节奏的互相叩击,力度适中,叩击结束后,用舌头在口腔内贴着上下牙床上下左右的搅动多次,刺激唾液分泌,以舌搅津,用力柔和自然,上下内外的搅动可按摩牙龈,改善血液循环,当感觉唾液逐渐分泌后先不要咽下,继续搅动直至唾液增多后,以舌抵上腭,聚集唾液,分多次徐徐咽下。

其实叩齿吞津在古代中医医书中确有记载,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叩齿的习惯,他曾记“一过半夜,披上上衣面朝东南,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会神清气爽”。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长寿的皇帝,他的秘诀之一也是“齿宜常叩”。

03

日常口腔保健

叩齿吞津

民间有谚语“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每旦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凡人齿龈不能食果菜者,皆由齿根露也,为此盐汤揩齿、叩齿法,无不愈也,神良。”叩齿是中国古老的健齿方法。齿为骨之余,经常叩齿会使人筋骨强壮,神清气爽。

叩齿如配合吞津,可以健脾益胃、纳气补肾。练习方法:先叩齿36次。四指握拇指,抵腰,排除一切杂念、心静,呼吸均匀,意念内观五脏,慢慢吐气,呼吸平静后,以舌头搅动唇齿、内外漱口,口水暂不咽下。连续做三次,将津液吞咽,气入丹田。每天坚持,持之以恒,可调节牙周组织血液循环、增强咀嚼肌功能和唾液分泌、促进牙齿与牙周健康。

口腔按摩

口腔按摩是利用手指或借助某些器械(如牙刷等)按摩牙龈等部位的保健方法,可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同时对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维护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延缓衰老起到积极作用。下面介绍用手指按摩和用牙刷按摩的具体做法。

手指按摩是指用双手指腹放在口腔外部与牙龈相对的部位,上下按摩唇部周围的皮肤。然后用食指或中指在口腔内牙龈部位按摩,上下、左右、里外的牙龈都按摩到,每个部位10次左右,每日1~2次。如果有牙结石,应先洗牙后再按摩,以免刺激牙龈组织。

牙刷按摩是在刷牙时用刷毛在牙龈部位轻压做颤动和轻微旋转动作,一个部位接一个部位的移动,直至全口牙龈都按摩到。每日坚持,持之以恒,可以起到牙龈保健的作用。

药膳疗法

药膳疗法是通过调整饮食搭配来达到祛邪除病的目的,在我国历史悠久,对于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也有一定的作用。

比如葫芦瓜和冰糖煮糖水,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的功效,对口疮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豆腐石膏汤有清肺热、降胃火、解毒、润燥的功效,可以治疗胃热牙痛、口疮、咽喉炎等症。白糖煮葛粉有清热解酒、止渴除烦的作用,可治疗胃火牙痛、口疮、咽痛等症。胖大海加冰糖煮水,有清热、解毒、润肺功效,可以治疗咽喉干燥疼痛、牙龈肿痛等症。花生煲大蒜可治疗脾虚寒湿所致的慢性牙龈出血等症。红枣羊骨糯米粥有补脾养血、补肾益气、健骨固齿等功效,可以治疗小儿牙齿生长缓慢。

中药外治

由于口腔疾病大多表现在局部,中药外治法在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厚朴、红花能抑制致龋菌产酸,有预防龋齿的作用,可以局部涂抹。细辛、花椒、白胡椒、五倍子等药物打粉配合冰片,塞入龋洞内可以止痛。用金银花水,或黄连、黄柏、黄芩共煮水,饭后漱口,有助于减缓牙龈肿痛。两面针、黄芩、田七、厚朴、人参、肿节风等药外敷,有消炎、止血、抗龋、脱敏的作用。中成药养阴生肌散、冰硼散可以治疗口疮。金银花、竹叶、白芷、薄荷各等量,煮水含漱,也可用于治疗口疮。

正确刷牙

刷牙是自我口腔保健最基本的方法。通过正确的刷牙,能有效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牙面上的牙菌斑。常用的刷牙方法包括改良巴斯刷牙法和圆弧法。

改良巴斯刷牙法,又称水平颤动法,适用于成年人。主要目的在于清除牙龈边缘附近以及牙龈沟内的牙菌斑,将牙刷刷毛和牙面呈45度角,并且朝向牙龈,方便刷到牙龈和龈沟内;小幅度水平颤动刷,一般每次运动幅度不超过2颗牙齿,来回颤动10次左右后,从牙根方向转动牙刷,刷毛佛过牙面,把牙龈沟里的脏东西刷出来;刷到牙齿的每个面,包括颊侧面、舌侧面和咬合面,咬合面可以前后来回刷;刷完牙之后可以轻轻刷刷舌苔。刷牙顺序可以按照个人习惯,也可顺时针从右上到右下进行。

圆弧法又称画圆法,适用于儿童,尤其是幼儿刚开始学习刷牙时。具体方法是把牙刷放在口腔内牙齿的颊侧面上,使刷毛端轻轻接触牙龈,然后用一种快捷而宽大的画圆弧动作,以很轻的压力,从上颌牙龈刷到下颌牙龈,顺序是从一侧后槽牙刷到另一侧后槽牙,从后往前顺序进行连续的画圆弧动作。舌侧面和腭侧面需要做往返动作,从上颌磨牙的腭侧刷到下颌磨牙的舌侧,前后往返动作顺序进行,直至完成。

俗话说“牙不好,疾病满身跑”,口腔健康保健不仅关乎美观,也影响着全身健康。所以,日常生活中,要重视口腔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将口腔疾病扼杀在摇篮中,免遭不必要的痛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