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后,这份酒精中毒预防指南请收好
双十一后,这份酒精中毒预防指南请收好
双十一过后,亲朋好友聚会增多,饮酒机会也随之增加。然而,饮酒过量可能导致急性酒精中毒,严重威胁生命安全。近期,老挝万荣发生的一起疑似假酒中毒事件,导致6名外国游客死亡,再次敲响了饮酒安全的警钟。
急性酒精中毒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轻度酒精中毒:表现为兴奋、话多、情绪激动,面部潮红,部分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度酒精中毒:患者会出现言语不清、步态不稳、行动迟缓等表现,视力可能模糊,反应变得迟钝。
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会陷入嗜睡甚至昏迷状态,呼吸节律不规整,血压下降,口唇呈现紫色。严重时可因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死亡。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酒精中毒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置于侧卧位,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切记不能让患者仰卧。
注意保暖:对于体温低下的患者,可用衣物或被服包裹,保持体温。
及时就医:如果患者经初步处理后症状未见好转,或为重度酒精中毒,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期间,要持续观察患者状况,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避免错误做法:不要给醉酒者喝浓茶或咖啡来“醒酒”,这些做法并不能加速酒精代谢,反而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预防酒精中毒,关键在于理性饮酒:
适量饮酒:成年人在两小时内,男性不宜超过5杯酒,女性不宜超过4杯酒。这里的“一杯酒”指含纯酒精10-15克的酒量,相当于3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45毫升40度白酒。
不劝酒:尊重他人选择,不强迫他人饮酒,营造健康的饮酒氛围。
了解个人酒量: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程度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饮酒,不要盲目攀比。
避免酒药同服:服用头孢类等药物期间及停药后5天内应避免饮酒,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出现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选择安全的饮品:确保饮用的酒类来源可靠,避免饮用自制或来源不明的酒类,以防甲醇中毒。
酒逢知己千杯少,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双十一后的欢聚时刻,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倡导理性饮酒,享受健康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