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三中:科学课程创新助力学子成长
重庆大三中:科学课程创新助力学子成长
2024年3月,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大三中”)迎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育新教授。他被正式聘请为大三中的科学副校长,这一举措标志着学校在科学教育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为重庆市科普基地,大三中一直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七维课程”体系,涵盖传统文化、国际理解、综合探究、生命健康、人文素养、科技创新和艺术修养等多个维度。其中,“蓝创”维度的科技创新课程尤为引人注目。
本学期开始,大三中与重庆大学展开深度合作,邀请了张育新、周小元、朱涛、陈一等四位教授及其团队,共同打造高端STEM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包含了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更引入了3D建模、新能源技术等前沿科技内容。
在初一年级的一堂《新能源技术》课程中,来自周小元教授团队的研究生正在讲解电力驱动车辆前行的原理。作为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量子材料与器件中心副主任,周小元教授团队带来的课程含金量十足,引领学生徜徉在科技的海洋。
而在另一间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学习3D建模。老师耐心指导学生如何设计一张凳子,从四根柱子到可以坐人的面板,每一个细节都要求精准。“大小、比例、角度都要注意,如果面板小了,是覆盖不了凳腿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做不出来的。”老师的讲解极大地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学校还开设了“阳光讲坛”,邀请院士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何继善院士、谢更新教授、吕坚院士、陈国良院士等知名科学家都曾在这里分享他们的科研经历和科学精神。
大三中对科学教育的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学校先后被授予教育部首批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创建单位、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试验区”实验学校、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等荣誉称号。
未来,大三中将继续深化与重庆大学的合作,进一步完善科学课程体系,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