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斯克陷入“中年危机”:时间不多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斯克陷入“中年危机”:时间不多了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18996022_121124377/?pvid=000115_3w_a

马斯克今年53岁,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年龄分段,45岁至59岁确实属于中年人。但马斯克显然不是一位普通的中年人,他是全球首富,是特斯拉、SpaceX、Neuralink、The Boring Company等多家公司的创始人或CEO,是地球上最接近钢铁侠的人。

“如果我的生命即将结束,而我想尽可能地确保我所创造的东西能够延续,那么,还有什么比确保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并且这个星球上还有生命存在,更好的方法吗?”

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正受到时间的无情压力。大约每26个月地球和火星才会形成一个特定的连线,使这样的旅行变得可行。在未来大约20年的时间里,这意味着他的巨型火箭“星舰”有9次机会可以前往那颗红色星球。下一个窗口将在第四季度开启,但马斯克还没准备好。面对这样的时间限制,马斯克频繁强调星际旅行的紧迫性,并抱怨地球上的繁琐制度正在拖慢他的进度。

马斯克对于火星有别样的执着。他坚信,成为多行星移民对于确保人类及我们所知的一切生命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这一观点在他多次的公开演讲和推文中都有体现。他希望通过在火星上建立城市,为人类提供一个备选的栖息地,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种种危机。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马斯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技术上的难题需要克服。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康布斯指出,可能还需要15到20年,技术上的各个环节才会为人类的火星之旅做好准备。这包括确保星舰能够在火星上着陆、开发为期数月的旅程所需的生命支持系统,以及解决返程问题等。

此外,马斯克还需要面对来自监管机构的压力。他与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公开争论就是明证。马斯克将计划延误归咎于监管机构,称其威胁到他的星际梦想。

建立火星移民基地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马斯克并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他设定了一个新的时间表,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发射多艘无人飞船进行测试,并在条件成熟后发射载人飞船前往火星。他希望通过这些飞船将物资和人员运送到火星上,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移民基地。这个基地将能够自己制造从火箭燃料到披萨饼的一切所需物品,从而确保人类在火星上的生存和繁衍。

为此,马斯克多年来精心策划,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蓝图:打造一支庞大的星舰舰队,以执行这一星际迁移任务。

早在2020年,他就曾设想SpaceX能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每年建造多达100艘飞船。他的目标是利用地球与火星轨道同步的契机,运送数百万吨的物资,并最终将约10万人送达火星。

在他的设想中,一个壮观的场景浮现在眼前:1000艘飞船,每艘承载着大约100人,它们将在地球轨道上集结,进行分段组装和补给,然后在每隔26个月出现的30天左右的发射窗口期内,一同启程前往火星。

尽管计划如此激进,马斯克仍然对进展速度表示担忧。他在2020年的一次会议上坦言:“如果我们不加快步伐,我恐怕无法亲眼见证我们去火星的那一刻。”他坚定地表示:“我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我们登陆火星。”

火星基地阿法尔效果图

自那以后,他暗示SpaceX的生产速度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虽然具体细节尚未透露,但他预计公司在某个时刻每年能制造超过1000艘飞船,这意味着每隔两年就会有数千艘飞船奔赴火星。同时,他还设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让火星城市的人口达到100万,认为这是实现自给自足的必要条件。

“我们有信心在20年内实现这一目标。”马斯克在今年4月的SpaceX南德克萨斯发射场演讲中满怀信心地说道。

SpaceX对未来星际飞船上生活的渲染图

除了技术上的难题和监管机构的压力外,马斯克还需要面对来自社会舆论的质疑和反对。有些人认为他的计划过于冒险和不切实际,甚至担心他的行动会对地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这些质疑和反对声音虽然令人不悦,但也提醒着马斯克和他的团队要更加谨慎和负责任地推进他们的计划。

马斯克并不满足于仅仅将人类送入太空。他真正的目标是让人类能够在火星上生存和繁衍。为此,他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通过多次发射任务,将数千吨的物资和设备送到火星上,建立一个初步的火星基地。

马斯克之前还表示,他希望在2030年之前,能够将第一批人类送到火星上。然而,这个计划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火星的环境极其恶劣,温度极低、气压极小、辐射极大,人类需要穿上厚重的宇航服才能在火星上活动。此外,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也非常遥远,单程旅行就需要数个月的时间,这对于人类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但马斯克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困难。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他相信人类有能力克服这些挑战,并在火星上建立一个新的家园。他甚至表示,他愿意亲自前往火星,成为第一批火星居民之一。

为什么是火星?

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第二近的行星,人类探测火星的历史几乎贯穿整个人类的航天史。

早期的探索资料:火星有稀薄的二氧化碳大气层;太阳辐射强度接近地球的一半;火星有昼夜与四季交替轮换,这一点类似于地球。

火星表面也有一层土壤,火星土壤与地球土壤的最大区别在于,火星缺乏微生物的作用,因而土壤十分贫瘠

而大量探测成果表明,数十亿年之前的火星,很可能与目前的地球极为相似,是有着丰沛降水、河川湖沼,甚至广阔海洋的生命摇篮,经过漫长的演化,才变成如今大气层稀薄、温度较低、水源枯竭的模样。目前,已有多个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发现少量水汽循环的证据,而液态水正是支持生命存在的要素

探测器也在火星大气中探测到甲烷,在土壤岩石中发现含碳有机分子等,进一步支持了火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此外,相继被发现的古河流、古湖泊、三角洲遗迹和含水矿物也印证了火星曾存在大量液态水。水的发现,也将会进一步支撑“移民火星”可行性。

但经过人类几十次的火星探测任务,实践证明,火星着陆要比登月难得多。火星大气层对探测器着陆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沙尘暴等。在这样的环境中,探测器踩刹油门力度、时间都难以精准把控,都或将导致探测器“翻车”。如今探测器的探索都不容易,更别说呼吸环境、饮用水源、医疗健康、衣食住行这些问题……

10年之前,有一家荷兰的非营利组织“火星一号”,也曾发布过引发全球轰动的“火星移民”计划,在近10万人的报名者中,中国移民报名人数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该计划原本2023年将从中筛选4人送往火星,后因组织公司宣布破产,计划被迫中止。

不过,虽然面对各种挑战,马斯克对建立火星文明的决心,并没有减弱。今年5月,一位NASA官员表示,该机构预计直到2040年,才会有人类登上火星。同月,马斯克则在X上发帖说,将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将人们送到那里,大约20年后将有一个火星城市。

特斯拉的挑战

上海特斯拉工厂 图 / 视觉中国

除了火星梦之外,马斯克还需要面对特斯拉的挑战。特斯拉是马斯克最成功的创业项目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然而,特斯拉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市场挑战。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电动汽车市场正在快速增长。然而,这个市场也变得越来越竞争激烈。除了特斯拉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崛起,如中国的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以及美国的通用、福特等传统汽车制造商。

此外,特斯拉还需要面对供应链和生产方面的挑战。特斯拉的车型虽然备受好评,但产能一直是个问题。马斯克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特斯拉正在努力提高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然而,这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并面临着供应链中断、工人罢工等风险。

除了电动汽车之外,特斯拉还在积极拓展其他业务,如太阳能、储能等。然而,这些业务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和竞争压力。

马斯克的豪赌

对于那些取得成功的高科技公司而言,人们往往将其创始人的个人天赋与不懈努力奉为神话。然而,深入探究后不难发现,其中不少企业其实有着某种先天优势或强大的后盾支持。相比之下,马斯克似乎是个例外,他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天地。

马斯克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千亿财富,跻身福布斯富豪榜,这显然不是依靠按部就班所能达成的。他敢于压上身家性命去豪赌。

马斯克深知,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他选择了这种非常规的管理方式,以期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并迅速占据市场。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有人指责马斯克追求巨额利润,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他一次性缴纳百亿税款,甚至变卖了所有房产。他投身于SpaceX、推特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据他所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人类的未来。

本文原文来自毕方碳熵科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