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助力庆阳黑木耳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东数西算”助力庆阳黑木耳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甘肃省庆阳市正以“东数西算”工程为引擎,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庆阳市也在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传统农业中的应用,为特色农业插上科技翅膀。本文将聚焦庆阳市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黑木耳产业,实现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东数西算”:庆阳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庆阳市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加速布局数字经济。目前,庆阳市已建成3.1万个标准机架,计划到2025年建设机架30万个以上。智算规模从2023年的5300PFLOP增长到2024年的5.1万PFLOP,算力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在数字经济的带动下,庆阳市积极引进数字经济企业,目前已对接企业3971户,签约947户,注册成立子公司319户。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庆阳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
庆阳黑木耳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庆阳市西峰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目前,全区已建成食用菌生产大棚608座,预计年产量达5400吨,产值2亿元以上。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庆阳黑木耳产业正朝着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数字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
在庆阳黑木耳菌种选育基地,数字化管理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基地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指标。通过数据分析,管理人员可以及时调整生产策略,优化生长条件,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环境监测和病虫害预警
农业四情监测系统的应用,为庆阳黑木耳产业插上了科技翅膀。该系统集成了土壤墒情监测、虫情监测、气象监测和苗情监测等功能,实现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全面监测。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可以提前预警病虫害,指导农民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损失。
产品质量追溯和品牌建设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了可能。庆阳黑木耳产业通过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了从菌种培育到成品销售的全程监控。消费者只需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产品的生产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产地、检测报告等。这种透明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信度,也为庆阳黑木耳品牌建设奠定了基础。
数字农业的未来展望
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在为庆阳黑木耳产业插上科技翅膀。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庆阳黑木耳产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可以实现精准的病虫害预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优化种植决策,提高生产效率。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了可能。庆阳黑木耳产业通过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了从菌种培育到成品销售的全程监控。消费者只需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产品的生产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产地、检测报告等。这种透明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信度,也为庆阳黑木耳品牌建设奠定了基础。
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在为庆阳黑木耳产业插上科技翅膀。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庆阳黑木耳产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可以实现精准的病虫害预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优化种植决策,提高生产效率。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庆阳市正以“东数西算”为引擎,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同时,数字技术也在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助力庆阳黑木耳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这种“数字+农业”的发展模式,不仅为庆阳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