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城区市井生活大揭秘!
南京老城区市井生活大揭秘!
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举办的“烟火暖金陵——老街巷的市井记忆”展览上,一件件老物件勾起了许多“老南京”的集体回忆。老电视里播放的《秦淮人家》,金陵马头牌汽水,熊猫牌收录机,金芭蕾香水,公交车售票夹……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却承载着南京老城区独特的市井生活记忆。
南京老城区的市井生活,最生动的体现莫过于小西湖街区。这里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老城南核心区域,串接夫子庙与门东历史街区。2015年启动的“微改造”项目,让这片曾经年久失修的老旧街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改造后的堆草巷成为“共生院”,利用院落内居民搬迁的房屋释放空间,增加功能性设施,改善留住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引入新业态。马道街两侧,灯彩工作室、虫文馆、茶馆、民宿、轻餐饮、“网红”艺术展馆等多元化业态相继入驻,让老街巷焕发出新的活力。
漫步在小西湖街区,可以看到居民们在自家门前闲坐聊天,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正是南京老城区市井生活的生动写照。
如果说小西湖街区展现了新旧交融的市井生活,那么老门东则是南京老城区传统风貌的集中体现。老门东位于秦淮区中华门以东,因地处南京京城南门(即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与老门西相对,是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东一带早在三国时期就有民居聚落出现。明朝时,这里成为重要的商贸和手工业集散地,呈现一派繁华景象。清末以后,老门东逐渐成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集中体现了南京老城南传统民居的风貌。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南抵明城墙、东起江宁路,西到中华门城堡段的内秦淮河。走进这里,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旧时繁华的老南京。一条条老街巷将人重新带入老城南的风貌中,小巷子里美食云集,有历史感的老民居传递着生活的味道。
要深入体验南京老城区的市井生活,不妨来一场Citywalk。从颐和路12号的网红“歪脖子”树出发,步行到西桥,与紫峰大厦合影。然后沿着金银街、南秀街、陶谷新村一路漫步,欣赏沿途的涂鸦墙和文艺小店。最后可以到五台山先锋书店总店打卡,或者到南台巷感受韩式风情。
南京老城区的市井生活,不仅体现在建筑风貌和街巷格局上,更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早晨的一碗鸭血粉丝汤,到傍晚的锅贴和盐水鸭,从街头艺人的歌声,到夜晚灯火通明的夜市,处处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正如一位老南京人所说:“以前对南京的认识更多是沉重的历史,这次跟着城考穿街走巷,到处挂着肉串,一步一个鸭店一个锅贴店,市井又怀旧。和古井同住的居民等着拆迁,真拆光了反而少了烟火的味道。”
南京老城区的市井生活,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见证了南京城的兴衰变迁,承载了无数人的生活记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南京老城区的市井生活依然保持着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