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治疗新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绞痛治疗新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近年来,一种名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新型治疗方法正在改变传统的心绞痛治疗方式。这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有效恢复心脏供血,缓解症状。相比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CI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专家表示,对于许多心绞痛患者来说,PCI是一个更优的选择。
什么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简称PCI),也被称为经皮冠脉介入术,是一种采用经皮穿刺借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治疗方法。通过心导管可送入球囊导管或其他相关器械,进行腔内成形术、腔内旋切术、腔内旋磨术、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等。
手术过程是怎样的?
PCI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保持清醒状态。手术团队包括心血管医生、护士和放射技师。手术步骤如下:
选择穿刺部位:通常选择大腿股动脉或手腕桡动脉作为穿刺点。
插入导管:通过穿刺点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借助X射线和造影剂的引导,将导管推进到冠状动脉的开口处。
扩张血管:将一个带有气球的导管送入狭窄部位,充气后气球会扩张,挤压斑块,使血管腔变大。
支架植入:为了保持血管通畅,医生会在扩张后的部位植入一个金属支架,支架会永久留在体内,支撑血管壁。
为什么选择PCI?
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PCI具有以下优势:
创伤小:不需要开胸手术,仅需在皮肤上做一个小切口。
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通常2-3天即可出院。
效果好:能快速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供血。
适用范围广:既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也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紧急治疗。
哪些人适合做PCI?
PCI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需要紧急开通血管。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有明显狭窄(通常大于70%)的患者。
手术风险有哪些?
虽然PCI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但仍存在一些风险:
出血:尤其是高出血风险(HBR)患者,发生率较高。
血管损伤:可能造成血管穿孔或夹层。
支架内血栓:支架植入后可能形成血栓,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
对比剂肾病:造影剂可能对肾功能造成影响,特别是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PCI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
短期DAPT(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研究显示,对于某些患者,1个月的DAPT后改为单药治疗,既能减少出血风险,又不影响疗效。
新型药物洗脱支架:新一代支架涂层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
个体化治疗:通过基因检测和血小板功能测试,实现更精准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治疗心绞痛和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以其微创、高效的特点,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PCI的适应症范围不断扩大,手术效果持续优化,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正受心绞痛困扰,不妨考虑这一前沿技术,让生活重新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