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发作别慌!这些急救措施或能救命
脑梗发作别慌!这些急救措施或能救命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其中特别强调了脑梗塞急救的时效性,提出“时间就是大脑”的理念。专家指出,脑梗塞的救治效果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越早治疗,预后越好。因此,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减少致残率至关重要。
如何快速识别脑梗塞?
脑梗塞的早期症状往往比较隐蔽,但一旦发现必须立即就医。新版指南推荐使用“中风120”口诀来快速识别脑梗塞的早期症状:
- “1”看:一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
- “2”查:两只手臂平行举起,单侧无力;
- “0”听:说话口齿不清。
如果发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尽快将患者送至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
现场急救的关键步骤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现场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冷静:避免慌张,尽量安抚患者情绪,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平躺,头部略抬高,解开衣领和腰带。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不要随意喂食:切勿给患者喂水或食物,以免引起窒息或误吸。
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医院内的治疗流程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静脉溶栓:这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常用药物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但必须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
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适用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
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降纤药物等,以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
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言语训练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真实案例:及时救治助患者重获新生
2024年12月,71岁的候阿姨在打麻将时突然出现说话不利索、手脚无力的症状。家人发现后立即送往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经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医院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卒中小组迅速评估病情并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候阿姨逐渐康复,最终能够正常行走和交流。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及时就医的重要性。候阿姨的家人回忆说:“当时看到她突然说不出话来,我们吓坏了,但还好及时送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日常预防不可忽视
除了掌握急救知识,预防脑梗塞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颈动脉斑块、心房颤动等潜在风险。
注意保暖:季节交替时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引发血管痉挛。
脑梗塞虽然凶险,但通过早期识别、及时救治和科学预防,可以显著降低其危害。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家人和朋友筑起一道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