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千年古村的新生:徐岙底的乡村振兴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千年古村的新生:徐岙底的乡村振兴之路

引用
搜狐
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1507128_121123831
2.
https://www.sohu.com/a/853339985_121124418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3A08OGQ00
4.
https://www.sohu.com/a/849102010_121443915
5.
http://www.fgdjw.com.cn/rw/202403/t20240317_26716296.shtml
6.
http://www.zjxhzy.com/xuehuizhuanfang/2024/0227/907.html
7.
https://www.zj.gov.cn/art/2024/2/23/art_1228946496_60200185.html

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有一座被誉为“桃花源”的古村落——徐岙底。这里前有玉溪萦绕,后倚金山,左右群山环抱,奇峰对峙,似龙虎踞镇之势。村落内小溪自南向北汇入玉溪,村中山泉,古树苍翠,环境优美。这里就是有着近800年历史的徐岙底古村落。

01

从尘封记忆到活力新村

徐岙底古村落始建于南宋时期,是泰顺县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村内现存38座房屋,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户籍人口700余人。这里不仅保存着完好的古建筑群,更保留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提线木偶戏、乌衣红粬制作技艺和六月六禳神节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座古老的村落曾经面临着人口流失、经济凋敝的困境。直到2015年,一个名为“墟里”的项目改变了徐岙底的命运。

墟里·徐岙底项目以“共益社区”理念为核心,通过古村空间改造、社区人口结构重组和社区集体经济体搭建,逐步实现从乡村美好生活创造到返乡支持系统建设、从乡村生活共同体到在地产业连接器的社区有机生长。

02

创新驱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在徐岙底古村落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创新始终是核心驱动力。项目团队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1. 空间改造:在保持古村落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对古民居进行修缮和改造,使其符合现代居住需求。例如,墟里·徐岙底的乡舍民宿保留了夯土外墙,内部则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既体现了传统美学,又满足了当代人的生活需求。

  2. 产业融合:通过开发乡舍民宿、节气餐厅、乡野学校、红粬展馆等项目,实现了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这些项目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3. 文化传承:徐岙底古村落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例如,乌衣红粬制作技艺这一省级非遗项目,不仅得到了保护,还通过研发红粬啤酒、山草汽水等文创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发展。

  4. 社区建设:通过发起“半农半X”、“最好的教育在乡村”等青年志愿者项目,策划“跟着节气去乡村”、“宿游山野生活节”等活动,徐岙底古村落成功吸引了大量城市人群参与乡村建设,同时也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展示和发展的平台。

03

成效显著:乡村振兴的徐岙底样本

经过几年的努力,徐岙底古村落的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 经济效益:项目运营5年来,每年吸引全国一线城市为主的1万多个中产家庭到来,带动周边村民增收2500万元,给本地带来10亿级的流量。

  • 社会效应:项目吸纳本地用工148人,修缮传统民居18座,吸引新乡民28人,举办公益活动近100场。

  • 文化传承:通过各类文化活动和文创产品的开发,徐岙底古村落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还实现了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生态效益: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徐岙底古村落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徐岙底古村落的乡村振兴实践,为其他传统古村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创新思维和科学规划,传统古村落不仅可以焕发新的生机,更可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