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风光》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沧源翁丁佤族寨!
《云南风光》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沧源翁丁佤族寨!
在云南临沧市沧源县,隐藏着一个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的神秘村落——翁丁佤族寨。这里保留着最完整的佤族传统文化,从建筑风格到生活习俗,都展现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独特魅力。
图1:沧源县标(九头牛)
图2:翁丁古寨藏在深闺人不知的原始部落,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翁丁古寨藏在深闺人不知的原始部落,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如同阿佤山的宿影一般,白雾依稀间,犹如跨越时空的秘界。云南翁丁古寨,原始部落!这里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个佤族原生态村,座落于在一个群山环抱、云雾缭绕的山麓上。虽然岁月流逝,这里依然亘古不变。翁丁古寨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茅屋丛立,错落有致,小径通幽,竹楼静耸,高处俯瞰全寨,大朵大朵松软洁白的云彩下,遗世而独立。
图3:翁丁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角民族乡境内,有近400年的建寨历史
翁丁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角民族乡境内,有近400年的建寨历史,现已开发为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是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村。每当客人到来时翁丁寨的佤族群众敲起木鼓,唱起动听的佤族歌曲。寨子不大,到达的时候,寨门前的大榕树下有几个穿民族传统服饰的姑娘正在击鼓唱歌,像是迎宾,更像在自娱自乐。
图4:翁丁寨前有一片神林,神林里供奉的是佤族“梅依吉”神
翁丁寨前有一片神林,神林里供奉的是佤族“梅依吉”神,寨子下部有神林,神林紧靠墓地,还保留有原始的人头桩遗迹。翁丁整个村寨保护的非常完好,这里有佤族村寨的各种传统元素,如寨门、寨桩、撒拉房、打歌场、祭祀房、木鼓房、人头桩、牛头桩、手碓、脚碓、水碓等等,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
图5:这里保留有最为完整的佤族传统杆栏式茅草房
这里至今扔沿用世袭寨主制,这里保留有最为完整的佤族传统杆栏式茅草房,这是便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原生态佤族村——翁丁寨。翁丁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角民族乡境内,有近400年的建寨历史,现已开发为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是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村。丁寨佤族部落仍保留着佤族原始的扶栏式茅草建筑以及传统的手工作坊。
图6:从寨桩、住房走向以及手工作坊、民俗风情等方面都呈现出佤族原始村寨的特点
从寨桩、住房走向以及手工作坊、民俗风情等方面都呈现出佤族原始村寨的特点,是一部活生生的佤族文化史。翁丁最为神秘的吸引力,也许就是任何人都要洗耳恭听的村寨心脏——寨桩、寨心、司岗里。寨桩是核心,高杆上的图腾物器是司岗里传说,鹅卵石是寨心标志,是全寨人精神的寄托。
图7:佤族妇人在织布
生活在寨子里的族人,仍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佤族妇人在织布,很难想象这一条长布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可以织好。在这里让我深深的体会了这里的人与自然的结合造就纯朴的他们特有的民俗,不造作由内而外的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唯有祈愿世俗的一切远离这片净土。
图8:佤族人家火塘
佤族人家还有一大风俗,就是火塘自进新房生起火后,就要让火种保存下来,不得熄灭。至于火塘的三脚是家庭团结的象征,火塘用的火则是家庭兴旺的象征。而妇女们除了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背着特色的手工背包外,烟斗似乎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的原始部落,最后的秘境,游走在原始森林里看佤族的神秘,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纯朴民族。如今过上幸福生活的佤族群众发自内心的笑容。
图9:佤族妇人的烟斗
得空时便抽上两口,也成了劳作之余的一种生活习惯,佤族的烟锅是用细竹和竹节做成的,约有一尺长,烟叶则是当地一种叫作“阑烟”的植物叶。佤族的妇人,不论干活还是休息,都会有一根不离身的烟斗,或是拿在手里,或是叼在嘴里,如此的装扮似乎也成了佤族妇人的标准配置。在这个男人烟不离手的时代,佤族人家妇女却有着抽烟斗的习俗,保留着最纯朴的一面。
图10:航拍翁丁佤寨全景
很宁静、详和的地方,男耕女织,生活恬静,佤族老妇身着传统服饰,过去这些都是采取自种棉麻、自纺、自织、自染、自裁的方式来满足穿衣、盖被的需要。航拍翁丁佤寨全景。航拍翁丁佤寨全景:整个村庄坐落在森林怀抱中,据说,佤族村寨周边的树都不能砍,树是保护村子的神林,所以佤族村庄周边的树都很茂盛,形成林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