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冬季养生?
专家详解: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冬季养生?
随着冬季的到来,糖尿病患者面临着血糖控制的严峻挑战。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郭立新指出,寒冷天气会导致人们户外活动减少,运动消耗的葡萄糖降低,同时寒冷季节人们往往摄入过多热量,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此外,冬季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感染,进一步影响血糖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冬季需要采取科学的养生方法,以维持血糖稳定。
饮食调理:合理膳食是基础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至关重要。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佳建议,患者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日五餐为宜。在食材选择上,应以蒸、烧、炖、焖、烩、凉拌等烹饪方法为主,避免油炸食物。同时,注意营养均衡,碳水化合物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15%20%,蛋白质占10%~15%。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进补要适度。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冬季也要坚持饮食控制,不能因为进补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加剧胰岛素抵抗。此外,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要避免短时间内摄入大量含葡萄糖、蔗糖的食品。
运动保健:适度运动助控糖
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冬季也要坚持运动,如果户外天气寒冷,可以选择在室内运动。在运动方式上,可以选择快慢步行、慢跑、打羽毛球、太极、八段锦等有氧运动。运动时间宜在餐后1小时,重在坚持。
具体运动方法可以采用快慢步行的方式:步行速度可快慢结合,先快走5分钟,再慢走5分钟,交替进行。步行速度因人而异,轻度肥胖患者可快速步行,每分钟120150步;不太肥胖者可中速步行,每分钟110115步;老年体弱者可慢速步行,每分钟90~100步。开始每天半小时,逐渐增加至每天1小时,可分早晚两次进行。
监测管理:定期检查不可少
定期监测血糖是控制病情的关键。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应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具体监测项目包括:每周测定一次血压、脉搏、体重及腰臀围情况;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尿常规,特别是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的情况;每二至三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眼部情况以及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使用指尖血糖仪时,由于手指温度较低可能影响检测准确性。专家建议,采血前先用热水洗手,擦干后将手放在腋下取暖,直到感觉手部温暖后再进行采血。
生活细节:保暖防护要细心
冬季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生活细节:
- 保暖:寒冷天气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感冒引发血糖波动。建议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感冒。
- 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冬季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皲裂,每晚可用40摄氏度左右的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泡脚后要涂上凡士林软膏等保持湿润。
- 用药:即使在节日较多的冬季,也要坚持合理用药,不能放松血糖监测和控制。
- 睡眠: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最好不超过晚上10点,早睡早起。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定期的监测以及细致的生活护理,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冬季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定期复诊并咨询医生的意见,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