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秘龙虎山:道教第一宫的神秘面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秘龙虎山:道教第一宫的神秘面纱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E%99%E8%99%8E%E5%B1%B1%E5%8F%A4%E5%BB%BA%E7%AD%91%E7%BE%A4/16835187
2.
https://m.sohu.com/a/808315945_121865812/?pvid=000115_3w_a
3.
http://vacations.ctrip.com/you/d-longhushan-160
4.
https://m.dianping.com/review/868909982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245387633176656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7POFM405568ZJK.html
7.
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891910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4%B8%8A%E6%B8%85%E5%AE%AB%E9%81%97%E5%9D%80
9.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148622/3.html?showDownload=1+m...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D%A3%E4%B8%80%E9%81%93
11.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guixi-1189-120115585/
12.
http://m.3233.cn/n/i74u-173284.html

龙虎山,这座被誉为“道教第一宫”的神秘圣地,自东汉时期张道陵天师在此炼丹修道以来,便成为了道教文化的发源地。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千年的道教文化传承,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众前来朝圣。

01

神秘的道教圣地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因山形似龙盘虎踞而得名。这里群峰绵延,丹崖绝壁,溪流环绕,自然风光十分秀丽。更令人称奇的是,龙虎山的地质结构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这种独特的地质景观在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宝贵的自然遗产之一。

龙虎山不仅是自然美景的集中地,更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东汉时期,张道陵天师在此炼丹修道,创立了正一道,使这里成为了道教的祖庭。历代天师在此传承道法,建立了众多宫观、院、庵、堂、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大上清宫和天师府。

02

历史悠久的道教建筑

大上清宫是道教正一道祖师张道陵修道之所,原名“天师草堂”,后代先后改为“传录坛”、“真仙观”、“上清观”、“上清正一宫”,规模宏大。太平天国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大上清宫都遭到破坏。1930年,大上清宫主体建筑毁于火灾,成为废墟,仅存福地门、午朝门、钟楼、下马亭、东隐院等建筑。1950年代修建鹰厦铁路,横穿大上清宫废墟,兴修铁路挖出的废土将大上清宫主体基址掩埋,残存建筑全遭毁坏。2000年,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修复了大上清宫的福地门、下马亭、午朝门、钟鼓楼、东隐院和伏魔殿等建筑。

福地门:砖券拱门,柱联:“福地哪容凡客到,仙源未许俗人窥”。
龙街:一条弯曲的S形红石甬道,长100米。
下马亭:28根柱子,对应天上二十八星宿。
棂星门(午朝门):柱联:“玉玺传家,龙虎山中真宰相;金符报国,麒麟阁上活神仙”;两侧为钟鼓楼,钟楼门联“一声响彻云天外;万象回归道德中”。
东隐院:位于大上清宫院内东侧,是大上清宫唯一保留下来的清代建筑;供奉“通议大夫、妙正真人娄近垣神位”。
伏魔殿:传说中张天师关押妖魔处,门上封贴封条、镇妖符;门联:“千年归匿风平浪静;一旦现形地动山摇”。

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也叫“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居所。它坐落在江西省贵溪县上清古镇,背靠琵琶峰,面朝上清河,北边靠着西华山,东边紧邻大上清宫,西边就是龙虎山。这座建筑,简直就是王府的翻版,也是我国现存的古代“大府第”之一。院子里古树参天,樟树成林,以前还有“仙都”“南国第一家”的美誉。

当你正站在一座古老而庄严的门前,这里是天师府,一个始建于北宋的神秘之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建筑,大多数都是清代同治年间的杰作,它们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占地超过24000平方米,这里的建筑布局巧妙地呈现出“八卦”的形状,这是道教独有的建筑风格,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这里不仅是道教研究的宝库,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当你踏入天师府的那一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气势磅礴的门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这可是董其昌的大手笔,檀香木雕刻而成,挂在天师府的头门大柱上,让人肃然起敬。麒麟,这个吉祥的象征,代表着仁慈和祥瑞,而张良,那位汉代的军师,他的第九代玄孙就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而元武宗皇帝更是封第38代天师张与材为金紫光禄大夫,这可是宰相级别的荣耀,所以天师府也被称为“龙虎山中宰相家”。

走进大门,你会发现一条百余米长的鹅卵石甬道,它直通二门,仿佛在引领你进入一个更加神秘的世界。甬道中央的“仪门”二字,提醒着我们,这里曾经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地方,可见天师在当时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

东边的玄坛殿和西边的法篆局、提举署,都是你不容错过的地方。先去正殿感受一下那份庄严和神圣,然后再回来拜访这里的神仙,体验一番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想象一下,你站在天师府的第二道门前,眼前是一块挂着的直匾,上面刻着“敕灵旨”三个大字。这可不是普通的匾额,它可是明朝嘉靖皇帝亲自赐予的宝贝。“敕灵旨”意味着遵循神灵的旨意,传播道教的教义,拯救世人。跨过这道门,你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隋唐英雄的年代。

瞧,门上的六位门神,他们分别是单雄信、程咬金、秦琼、尉迟恭、罗成和杨林,这些名字在历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他们守护着这里,让你感受到一股不屈的英雄气概。

接下来,让我们的目光转向那口名为“灵泉井”的古井。这口井的水,据说清香甘洌,与众不同,是历代天师画符建醮的专用水源,因此也被称为“法水井”。传说这是南宋高道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大师和张天师共同开凿的,用这井水画符,不仅能祛病强身,还带着一份神秘的力量。

走进大院,你会看到一座巍峨的玉皇殿,它是天师府内最高的建筑,也是为了传承道教文化而新建的。殿内,玉皇大帝的神像威严地坐镇中央,八根大柱上盘绕着八条龙,显得庄重而神秘。殿门两侧,钟鼓齐鸣,金童玉女和十二天将守护在旁,张贵华道长在殿门廊柱上题写的对联,更是增添了几分庄严。

在玉皇殿前,有一个宽阔的平台,上面摆放着香炉和烛台,正中央是一个大型的双龙戏珠石雕,与灵泉井遥相呼应,让人不禁赞叹这巧夺天工的工艺。

四周那些古木参天,花草繁茂的景象。在西边的院墙上,还有一排“道教箴言荟萃”的石刻,它们静静地诉说着道教的智慧。而那座上清宫大钟,重达九千斤,高耸入云,钟声悠扬,仿佛能穿越时空,让你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现在让我带你走进一个神秘而又迷人的地方——玉皇殿后的私家园林“三省堂”。这里不仅是历代天师的居所,更是江南园林的典范,被誉为“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

当你穿过玉皇殿,眼前便是那座充满故事的“三省堂”。它的设计巧妙,分为前、中、后三厅,还有东西两侧的廊房。门前的壁画藏着“鹤鹿蜂猴”的图案,寓意着吉祥和尊贵。绕过壁画,你会发现一块翠绿的太极圆盘石,那是天师迎送客人的止步之处,被称为“迎送石”。

跨过这块石头,你就来到了“三省堂”的前厅,现在这里变成了天师殿,供奉着祖天师张道陵的塑像。中厅和后厅,以及厢房,现在都变成了展馆,展示着道教的历史和天师们用过的法器,还有上清宫、天师府自宋代以来的规模和造型,让信徒和游客都能一饱眼福。

在天师府内,古树参天,百花争艳,楼堂殿宇被绿意和鲜花环绕,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中。特别是三清殿前的两株罗汉松,据说是宋高宗和天师亲手栽种的,如今已有千年历史,树高百尺,树围需数人合抱,枝叶繁茂,堪称奇观。

紧邻私第的灵芝园,是天师种植药材的地方。传说这里的药材曾是供皇上使用的。园内有一棵丹桂,除了最热的7-8月份,其他时间都能开花,因此得名“月月桂”。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松树、盘根错节的柏树、老藤缠绕的樟树、枝繁叶茂的枫树,还有林中鸟儿的婉转歌声,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清幽。府内还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如古铜钟、古井、御碑等,它们都是研究中国道教和古文化的宝贵资料。

天师府,这座古老的道教圣地,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品。想象一下,你站在中轴线上,四周的建筑错落有致,就像是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一步都踩在了节奏上。那些花草和古树,它们不仅仅是点缀,更像是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每一片叶子都散发着道教的神秘气息。

走进去,你会发现这里的文物简直是宝库,每一件都珍贵无比,让人惊叹。历代皇帝的御笔匾额,那不仅仅是木头和墨迹,那是权力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还有那九千斤的大铜钟,它的体积和铸造工艺,简直就是中国道教宫观中的巨无霸,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而那些书法作品,比如赵孟頫的仁靖真人碑,被称为“南碑”,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着艺术的精髓。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不仅仅是物质的,它们更是道教文化的载体,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道教盛况。

整个建筑群,就像是一幅立体的画卷,层次分明,聚散有序。每一处都透露出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03

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龙虎山不仅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更是正一道的祖庭。正一道,全称“正一盟威之道”,源自汉朝的五斗米道,以画符念咒为主要道术,道士可以娶妻生子,不必出家。自第四代天师张盛移居江西龙虎山后,“龙虎”就与天师道紧密相连。

历朝帝王对张天师多有封赏。宋理宗时期,第三十五代张天师张可大被封为“观妙先生”;元成宗时期,第三十八代张天师张与材被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标志着正一道的正式形成。明初,官方承认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两派,天师派以外的符箓诸派皆被视为正一派的分支。

04

现代龙虎山的旅游体验

如今的龙虎山,不仅是一座道教圣地,更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宗教体验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游客既可以欣赏自然美景,又可以体验道教文化,还可以参与各种特色活动。

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

  • 高空栈道:全长约2公里,可俯瞰整个龙虎山景区,建议预留2小时游览时间。
  • 象鼻山:因形似象鼻而得名,是龙虎山的标志性景点。
  • 升棺表演:每天10、12、14、16点在桃花洲站演出,包括鸬鹚表演和高空杂技,约20分钟。
  • 无蚊村:传说中没有蚊子的神秘村落,内有天师孝母庙。
  • 正一观:规模较小,但历史悠久,约需10分钟游览。
  • 道德经廊桥:位于天师府北门至乘车点的路上,富有文化气息。
  • 游客中心:夜景优美,是游览结束后的好去处。

为了方便游客,景区内设有接驳车。淡季时,接驳车规则是第一个游客到达后的15分钟发车,建议提前与司机确认时间。正一观和上清古镇去大上清宫都需要换车,每次换车大约需要等待15分钟。

除了观光游览,游客还可以体验道教文化活动。例如,参加辟谷养生课程,学习道教养生之道;入住山间道观禅房,体验宁静山林生活;品尝道家特色素斋,感受健康饮食文化;参与内观冥想、品茶抄写等禅意活动,修身养性。

龙虎山不仅是一座自然风光优美的名山,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道教文化的圣地。在这里,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无论是对道教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寻求心灵宁静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感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