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迎财神!老北京人还喜欢去白云观摸石猴
初五迎财神!老北京人还喜欢去白云观摸石猴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充满独特习俗和文化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标志着新年的诸多禁忌可以打破,人们通过各种活动祈求健康、财富与幸福。
破五的由来与习俗
“破五”之名源于农历正月初五后,春节期间的诸多禁忌可以解除。民间传说认为初五是送走穷神的日子,寄托了人们对摆脱贫困的美好愿望。同时,部分地区也将初五视为财神诞辰,举行庆祝活动以求财运亨通。
正月初五的主要习俗包括吃饺子、迎财神、扫尘送穷和开市大吉等。其中,吃饺子象征招财进宝,同时有“捏小人嘴”之说,寓意避免是非。商家则会在凌晨开门放鞭炮、挂红布,准备祭品如鲤鱼(谐音“利”),祈求生意兴隆。
北京特色:白云观摸石猴
在北京,除了在家里祭拜财神外,许多人还会前往白云观,进行传统的摸石猴活动,以求好运连连。这种传统习俗不仅保留了古老的信仰,也成为了现代人祈福的一种方式。
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外的白云观街9号,是道教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也是全真道龙门派的祖庭。据记载,白云观始建于唐朝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历经多次重建和修缮,至今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
白云观的山门为石砌的三券拱门,三个门洞象征着“三界”,跨进山门就意味着跳出“三界”,进入神仙洞府。山门石壁上雕刻着流云、仙鹤、花卉等图案,其刀法浑厚,造型精美。
观内藏有三只石猴,分别代表福、禄、寿,人们通过摸石猴来祈求好运。第一只在山门门洞石拱券东侧下端浮雕中,是一只树下静坐的神猴,抚摸它就会给人带来福气;第二只在山门西侧的八字形影壁须弥座顶端束腰处,石猴旁边有只鹿,与“禄”同音;第三只在雷祖殿前西侧九皇会碑底座浮雕中,石猴旁是棵不老松,代表长寿。
除了这三只石猴外,观内还有两只石猴,分别位于窝风桥南东侧“重修窝风桥碑”的石碑座上和元辰殿前的十二生肖影壁上,因此也有五只石猴的说法。
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习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虽然现代人不再完全遵循古时的禁忌,但这些习俗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却一直延续至今。它们不仅是一种祈福的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
每年正月初五,北京人都会排队来摸石猴,祈求祛病消灾,万事如意。虽然科学证明这些习俗并没有实际的神奇效果,但它们所承载的美好愿望和文化价值,却让这些传统习俗得以代代相传。
这种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多样性。在现代社会,这些习俗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节日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