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晚“如意”舞台黑科技大揭秘
蛇年春晚“如意”舞台黑科技大揭秘
2025年央视春晚以一柄“如意”造型的舞台设计惊艳亮相,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舞台造型,更是一次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创新尝试。从裸眼3D到AI视觉追踪,从8K超高清直播到机器人表演,这场视听盛宴背后蕴含着诸多前沿科技。
“如意”舞台: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舞台设计灵感源自陕西法门寺出土的鎏金银如意,这一造型打破了传统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让演员可以自由穿梭于“如意”通道,与观众近距离互动。这种设计不仅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更传递出“事事如意”的美好祝福。
核心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
升降条幕系统
舞台中央的升降条幕系统是整个舞美的核心装置。这套系统由多个1平方米的条幕组成,横跨30米的大型幕布空间。通过实施遮罩追踪技术,幕布升降时画面能够完美匹配,创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
5x5立方地屏
最具创新性的当属5米×5米的LED立方体升降模块。这个系统取代了传统的1米×1米小间距升降系统,虽然看似只是尺寸上的变化,但技术难度却呈指数级增长。它为《世界赠予我的》等节目打造了悬浮于宇宙空间的舞台效果,让歌手仿佛置身银河之中。
XR虚实融合技术
通过XR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春晚团队对古建筑群进行大场景扫描和三维建模,打造出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同时,该系统还能实现演员与数字分身的实时互动,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跨屏”效果。
AI技术:创新视觉呈现
云上多视角拍摄
今年春晚首次部署了由30台相机组成的云上多视角拍摄系统。该系统利用AI算法对采集画面进行深度分析,生成3D点云数据,重建出具有立体感的3D视频图像。在武术节目《笔走龙蛇》中,这一技术成功呈现了“子弹时间”般的创新视角。
AI图像生成
在歌曲《在岁月里的花》结尾,借助阿里云通义万相的图像风格化技术,舞台画面瞬间转化为定格油画,这一创意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而在《难忘今宵》节目中,AI图像生成技术将中国各地标志性建筑转化为传统花灯样式,每个花灯都融入了当地文化特色。
机器人表演:科技与艺术的碰撞
最引人注目的是宇树科技H1人形机器人的精彩表演。这款身高180厘米、体重70公斤的机器人,能够完成复杂的动作,如原地转体、倒立转体等。在《秧BOT》节目中,机器人穿上红色大花袄,灵活地变换队形、舞动手帕,展现了高精度的运动性能。
全球直播:科技助力文化传播
通过阿里云部署的全球云基础设施,春晚直播信号从北京分发至世界各地,满足了8K电视大屏、移动小屏等多终端需求。同时,三维菁彩声技术的应用,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听觉体验。
2025年蛇年春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通过创新的舞台设计和前沿科技的应用,春晚团队成功打造了一个虚实结合的“如意空间”,让观众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