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小习惯守护你的听力?
如何通过小习惯守护你的听力?
在当今这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的耳朵几乎无时不刻地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包围。从早晨的闹钟声,到学校的铃声;从手机的提示音,到耳机里的音乐;从公园的嬉戏声,到体育场的呐喊声,这些声音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耳朵。但你知道吗,当这些声音变得过于响亮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它们就会变成噪音,对我们的听力造成持久并且可能是不可逆的损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超过10亿(12岁-35岁)的青少年和年轻人处于噪音损害听力的风险中。
日常生活中的听力保护
正确使用耳机
长时间使用耳机是导致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建议,使用耳机时应遵循“60-60-60”原则:
- 音量不超过设备最大音量的60%
- 每次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
- 外界环境声音不超过60分贝
此外,选择合适的耳机也很重要。降噪耳机可以在嘈杂环境中有效降低背景噪音,避免因提高音量而对听力造成损害。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不要使用耳机听音乐,因为有些为了盖过噪音,人们会不自觉加大音量,更容易对耳朵造成伤害。
远离噪音环境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严重损害听力。一般在90dB噪音中超过8小时,95dB噪音中待过超过4小时,100dB超过2小时,110dB里只要半小时内耳会受到损害。正常人耳朵能够承受音量在85dB以下,长期暴露在85dB以上环境会引起听力进行性损伤。经常戴耳机,应该遵循三个60的原则,即音量不应该超过最大量60%,连续听时间不应该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要超过60分钟。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地方不要使用耳机听音乐,因为有些为了盖过噪音,人们会不自觉加大音量,更容易对耳朵造成伤害。
在嘈杂的环境中,比如音乐会、工地或者吵闹的街道,使用耳塞或耳罩可以帮助减少噪声对耳朵的影响。确保你的耳塞或耳罩质量良好,能够有效地阻止噪声。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和高血压等都可能增加听力损失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保护你的听力。同时,避免使用某些可能对听力有害的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听力状况。
定期检查听力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损伤。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听力下降、耳鸣或者其他听力问题,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定期检查听力尤为重要。老年听力损失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代谢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的听觉功能下降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深受“听不见、听不清”等问题的困扰。
关注听力损失的早期信号
听力损失的早期信号包括:
- 持续耳鸣
- 难以听到高音调声音(如鸟鸣、门铃)
- 在电话中听不清对方讲话
- 在嘈杂环境中难以听清对话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听力检查。
听力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忽视对它的保护。因此,让我们共同倡导和实践听力保护的重要性,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我们关心的人。让我们提高对听力损伤的认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确保我们的耳朵能继续为我们捕捉到世界的每一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