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典园林双璧:煦园与瞻园的历史探秘
南京古典园林双璧:煦园与瞻园的历史探秘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自古以来就是园林艺术的重镇。在众多古典园林中,煦园和瞻园堪称明代以来的佼佼者,它们不仅见证了南京的历史变迁,更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煦园:水景园林的典范
煦园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俗称西花园,是一座具有600余年历史的明清山水园林。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永乐二年(1404年),当时明成祖朱棣封其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并在此建府,西花园即以朱高煦的名字定名煦园,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煦园占地3.1公顷,以荷花池为中心,布局精巧。园内主要景点包括六角亭、鸳鸯亭、荷花池、石舫(不系舟)、漪澜阁等。其中,荷花池呈花瓶状,长155米,宽52米,整个水池用明代城砖砌筑塘岸,池水深数尺。池中南端的石舫长14.5米,船头宽4.63米,尾宽4.56米,船架后部高2.77米,全船用青石砌制,形体逼真,坐南朝北,呈向北航行之状。石舫上刻有“猴鹿”图(谐音“侯禄”)、万年青等传统民间图案,寓意吉祥。
除了水景,煦园的建筑也颇具特色。漪澜阁是煦园的主体建筑,歇山顶三开间,屋脊用清道光年间青花瓷砖仿明朝形状而建,翘角飞檐,十分壮观。阁四周石栏环绕,数十只小狮子盘坐栏柱上,造型古拙,形态生动。夕佳楼则位于荷花池西畔,双层圆顶,三面临水,上层有木廊通往凉台,台上置石桌石凳,是观赏园景的最佳处。
瞻园:假山叠石的杰作
瞻园位于南京市瞻园路208号,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被誉为“金陵第一园”。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作为府邸花园。据明末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记载,园内“逶迤曲折,叠磴危峦,古木奇卉。后一堂极宏丽,前叠石为山,高可以眺群岭,顶有亭尤丽,所植梅、桃、海棠之类甚多。闻春时烂漫,若百丈宫锦幄也”。
瞻园占地约2公顷,以假山叠石著称。园内主要景点包括静妙堂、假山、池水等。其中,南假山高达10米,是瞻园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公认的现代叠山佳作。假山之上,溪流潺潺,洞壑幽深,石径盘旋而上,可达山顶的览胜亭。从亭中远眺,全园景色尽收眼底。
瞻园的水景同样别具匠心。园内有南北两池,之间以山溪相连,理水聚散有致。池中植有荷花,夏日花开,清香四溢。池畔建有水榭、亭台,供人休憩赏景。园内还珍藏有奇石古树,充分体现了“得山而幽,得水而活,得花木而茂,得亭榭而媚”的造园艺术魅力。
两园对比:一水一石,各具特色
煦园和瞻园虽然都是明代园林的代表作,但它们在布局和特色上却各有侧重。
地理位置上,煦园位于南京城北,与总统府相连;瞻园则位于城南,处于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这种地理分布也反映了两园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布局特点上,煦园以水景为中心,布局开阔,注重水体与建筑的巧妙结合。而瞻园则以假山叠石为特色,布局紧凑,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精致与细腻。
文化内涵方面,煦园因其与皇家的渊源,更显庄重典雅;瞻园则因其文人气息,更显清幽雅致。一北一南,一水一石,两园各具特色,共同展现了南京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
作为南京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煦园和瞻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研究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