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的致命威胁:从心血管到视网膜,这些并发症不容忽视
高血糖的致命威胁:从心血管到视网膜,这些并发症不容忽视
长期高血糖不仅会损害血管、神经,还会导致多种可怕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甚至失明等。专家提醒,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以及定期监测血糖,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了解这些知识,让我们一起守护身体健康吧!
高血糖的危害:不容忽视的健康杀手
近年来,高血糖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非感染性疾病之一。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团队的研究,2018年中国因空腹血糖高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107万,占心血管疾病总死亡人数的17.5%。这一数据令人震惊,也凸显了高血糖问题的严重性。
高血糖引发并发症的机制
高血糖之所以如此危险,是因为它会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全身组织器官受损。当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会与蛋白质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形成糖化终产物(AGEs)。这些物质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硬化、弹性降低,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此外,高血糖还会损害微血管,影响肾脏、视网膜和神经系统的供血,导致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状态还会引发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
主要并发症:从头到脚的全方位威胁
心血管疾病:致命的风险
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阜外医院的研究显示,东北地区因高血糖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黑龙江省每10万人中就有75.18人因此丧生。高血糖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猝死的风险。
肾病:沉默的杀手
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导致糖尿病肾病。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视网膜病变:视力的隐形威胁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工作年龄人群首位的致盲眼病。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患有视网膜病变,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视力模糊、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神经病变:痛苦的折磨
高血糖还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脚麻木、疼痛、肌肉无力等症状。严重时,足部感觉丧失可能导致溃疡和感染,甚至需要截肢。
预防和控制:守护健康的防线
面对高血糖带来的威胁,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健康饮食:合理搭配,控制摄入
- 碳水化合物:选择全谷物、豆类等低GI食物,占总能量的45%-60%。
- 脂肪: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选择植物油和坚果等不饱和脂肪酸来源,占总能量的20%-25%。
- 蛋白质:优质蛋白来源包括鱼、禽、蛋和豆制品,占总能量的15%-20%。
- 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5-30克,多吃蔬菜和粗杂粮。
- 盐、糖和酒精:限制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避免含糖饮料和高糖食物,不推荐饮酒。
规律运动:增强体质,改善代谢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水平。
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及早治疗
定期检查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以及眼底、肾功能和神经系统的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高血糖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管理和积极预防,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血糖健康,守护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