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旅游区:从“绿色行动”到世界级生态景区
黄果树旅游区:从“绿色行动”到世界级生态景区
黄果树瀑布,亚洲最大的瀑布,以其77.8米的落差和101米的宽度,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观赏。然而,这颗黔中明珠的光彩,不仅源于其自然奇观,更得益于近年来持续不断的生态保护行动。
绿色行动,成效显著
自2006年启动“绿色黄果树”行动以来,这片被誉为“地球绿肺”的区域,森林覆盖率已从57.62%提升至66.31%,核心景区更是高达90%。这一变化,离不开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
生态保护,多措并举
“半边街”的蜕变
位于瀑布顶端的“半边街”,曾是餐饮酒店的集中地,虽位置绝佳,却也带来了环境隐患。2006年起,当地政府历时7年,将923户居民整体搬迁,并投资5000余万元进行生态复绿。如今,这里已从“脏乱差”的代名词,变成了景区内的一道生态长廊。
白水河的守护
作为黄果树瀑布的母亲河,白水河的生态保护至关重要。相关部门不仅优化了水资源管理,还投入20万美元改善周边公共娱乐设施,持续监测水生生态环境,确保这条生命之河的健康。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连续10年,黄果树旅游区每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都坚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至今已累计植树100万株,人工造林13.696万亩,治理石漠化45.84平方公里。这些努力,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为当地发展奠定了绿色基础。
生态与经济,双赢之路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黄果树旅游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民宿如“匠庐·阅山”、“山月集·牧野童话”等,成为游客体验自然之美的新选择。2023年,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更是成功入选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
森林康养,方兴未艾
目前,黄果树旅游区已建成1个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2个省级森林小镇、7个省级森林村寨。这些设施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未来可期
黄果树旅游区的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通过科学规划和持续努力,这片喀斯特地貌上的绿洲,正以更加美丽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未来,随着更多生态项目的实施,黄果树必将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