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未都新作《讲透唐诗》:用故事解读古诗,让文化传承更有温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未都新作《讲透唐诗》:用故事解读古诗,让文化传承更有温度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268816024168435
2.
https://www.sohu.com/a/759083805_121124291
3.
https://mbook.kongfz.com/228906/7811336263/
4.
https://mbook.kongfz.com/703680/7316846349/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02A042FZ00
6.
https://m.ximalaya.com/ask/q13493793
7.
https://news.fudan.edu.cn/2024/0316/c5a139568/page.htm
8.
http://61.150.104.23:8088/ILASOPAC/NTRdrBookRetrInfo.do;jsessionid=B6BE8D3558E58F7F631CA0D777AA4A94?recno=214531&random=-1986972922&libid=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7/17/72639406_1118539994.shtml

2024年3月,一套名为《马未都讲透唐诗》的新书在各大网站开始预售,仅24小时就登上各网新书热卖榜。这套由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耗时112天闭关写作完成的唐诗解读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迅速引发读者热议。微博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3000万,更有读者在某主播直播间一次性抢购8000套。

这套《马未都讲透唐诗》共3册,以清代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为底本,完整收录了李白、杜甫、王维等77位文学大师的310首经典代表诗作。与传统唐诗选本不同的是,马未都版不仅对每首诗进行了详实的注释和评析,更特别新增了诗人小传、生僻字注音等辅助阅读内容,真正做到了让读者“轻轻松松读懂唐诗精髓”。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还特别收录了245幅从唐代至近现代的艺术大师名画,包括宋徽宗、赵孟頫、陈洪绶等人的代表作,堪称“纸上故宫博物院”。这种诗画结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读者的审美体验,更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唐诗的意境之美。

马未都在讲解唐诗时,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诗人的人生际遇与诗句解读相结合。他强调:“理解诗人对他的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并将其传达给读者更重要,而不是仅仅解释每个点和词语的意思。”这种教学方法,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唐诗背后的历史温度和人文关怀。

例如,在讲解杜甫的《登高》时,马未都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先从字词解释开始,而是先讲述了杜甫晚年流落夔州的生活背景。他描绘了杜甫在重阳节那天,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面对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景象,心中涌起的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慨,更有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的深深忧虑。这种教学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蕴含的深沉情感。

马未都的这种教学方法,与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他认为,学习古文不应该只是死记硬背,更应该注重精神内涵的传达。在复旦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他提到:“中国的语言多义性使文学表达极为丰富,从唐诗宋词就可见一斑。我们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更应该去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智慧。”

此外,马未都还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他认为,像漆树、桑树、茶树这样的文化符号,之所以能够延续数千年,正是因为他们承载了中国文明的智慧结晶。学习唐诗,不仅仅是学习古文,更是在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

《马未都讲透唐诗》的出版,无疑为古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它不仅让读者能够轻松读懂唐诗,更重要的是,通过马未都的独特解读,让读者能够真正感受到唐诗的魅力,从而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正如一位读者在读后感中写道:“马老师的讲解,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唐诗的美,也让我开始爱上这些流传千年的诗句。”

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马未都用他的《马未都讲透唐诗》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传承,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古文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