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在他乡,如何找到地道的年夜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在他乡,如何找到地道的年夜饭?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27956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1A045CK00
3.
https://www.mee.gov.cn/zcwj/zclcfh/202501/t20250129_1101636.shtml
4.
https://finance.stockstar.com/IG2025013100000867.shtml
5.
https://post.smzdm.com/p/ak36p2ze/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RMF1BL0518DG2J.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P27GP70545BQ6G.html
8.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0A06LMM00
9.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6IR7JC05317SYF.html
10.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31/doc-inehwrnw0759794.shtml
11.
https://post.smzdm.com/p/a86ew54q/
12.
http://www.kjjrw.com.cn/system/2024/02/18/014972330.shtml

“身在他乡即故乡”,这句流传千年的诗句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春节将至,无论你身处何方,一顿充满家乡味道的年夜饭总能勾起心底最柔软的思念。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在他乡也能享受到那份家的温暖吧!

01

各地特色年夜饭:舌尖上的乡愁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年夜饭都凝聚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美好寓意。在北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是豆腐,寓意“兜福”;在山西,年馍是必备主食,象征着“吉祥”;甘肃人则讲究除夕这天早吃搅团、晚吃长面,寓意“团团圆圆”和“健康长寿”。

陕西人过年要蒸花馍,用灵巧的双手把白胖的馒头装扮成色彩鲜艳的花馍,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广西人年夜饭三件套:白切鸡、扣肉、红烧鱼。这三道菜象征着圆满。过年时要吃粉利,寓意着一年到头都“吉利”。逢年过节,商家会在粉利上印上图案,原本“平平无奇”的美食也增添了吉祥喜庆的好兆头。

在广东过年,油角少不了。离春节还有十多天,家家户户就要开油镬,炸煎堆油角了,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潮州一带,还会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芡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意“生活甜美,源远流长”。

四川人认为,过年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齐齐整整,所以菜式要体现“全”的概念,全鸭(樟茶鸭)、全鱼(香烤桂鱼)、全蹄膀。带猪耳、牛尾的菜则代表“有头有尾”。江西人过年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新年发财”。

江苏南京人的年夜饭餐桌上一直都有的一样菜就是什锦菜。老南京人管这道菜叫“岁菜”、“十样菜”。通常使用黄豆芽、芹菜、雪里蕻、胡萝卜丝、藕片、黄花菜、香菇、木耳等不少于10种蔬菜炒制而成,取“和顺长久”之意。在上海过年,蛋饺是必吃的。金黄色的蛋饺就像元宝,有着“招财进宝”之意,吃了一年就有好彩头。

湖北人的春节围绕着“吃鸡”展开,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在安徽,过年的餐桌上要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

合肥人的饭桌上要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家里的“掌柜”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河南人的除夕年夜饭要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把饺子和面条一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有发财之意。

东北人过年一般要准备八到十个菜,要有四个凉菜压桌。寓意是四平八稳,十全十美。凉菜一般要有黄瓜、白菜,因为都是生菜,寓意明年生财。肘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虎皮肘子,酱肘子,把肘子做的非常软烂,入口即化,寓意家人福寿绵长,健健康康。福建人过年要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春饭就是讨个“年年有余”的好口彩。

山东有些地区过年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在藏历新年,西藏每家人都要吃上一顿面疙瘩——“古突”。在藏语里“古”即九,“突”即面疙瘩,“古突”也就是由九种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面疙瘩。这九种原料包括人参果、奶渣、葡萄干、桃干、青稞粒、萝卜丝、豌豆粒、麦片、藏葱等。晚上,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古突,就是新年的团圆饭。在做“古突”时,人们还会在面团里故意包上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硬币等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物品,分别代表“心肠硬”、“刀子嘴”、“心肠软”、“ 黑心肠”、“发大财”。吃到这些东西的人要及时吐出。这种吃法增添了一份欢乐的年味。吃完“古突“后举行隆重的“驱鬼”仪式,意为驱走所有的不幸和灾难。

02

在他乡,如何复刻家乡的味道?

对于在他乡过年的游子来说,想要复刻出家乡的味道并非易事。首先,食材的采购就是一个大难题。许多地方特产在他乡并不容易买到,即使买到了,价格也可能比家乡高出不少。其次,烹饪技巧也是一个问题。对于许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展示厨艺,想要在短时间内做出一桌地道的年夜饭,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流的便利,现在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他乡也能享受到地道的年夜饭。

03

方案一:外卖——便捷的选择

春节期间,许多城市的餐饮业依然保持营业状态。以外卖平台为例,据统计,今年春节上线年夜饭外卖服务的餐饮商户数同比增长220%。以南京大牌档为例,3人至4人、5人至6人年夜饭外带套餐销售火爆,除了招牌菜盐水鸭之外,还有充满美好祝愿的年菜,用户不仅可以除夕当天顺手外带,还可通过美团平台预约配送到家。

在重庆,相比其他品类,火锅是年夜饭的首选。“往年腊月廿九就歇业了,一般到正月初四才营业,但今年没有休息。”重庆市正南齐北火锅店老板杜华说,今年打电话订座的客人特别多,所以他们调整了门店作息时间。

04

方案二:半成品预制菜——省时省力的帮手

近年来,预制菜成为年夜饭市场的一匹黑马。据统计,1月以来,社交平台上,发帖“求推荐适合年夜饭的预制菜”的网友不在少数,许多帖子都收获数千条回复,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晒出自己列好的年夜饭预制菜购买清单。

在各大电商平台上,预制年菜的销售也早已升温。据《消费者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为了抓住春节流量,今年盒马、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还有广州酒家、全聚德、沈大成等传统餐饮品牌以及一些预制菜厂家都推出了预制年夜饭礼盒。除了火热的线上渠道,记者走访多家线下商超,也发现各式年菜礼盒都被放在了显眼位置。

消费者晚晚(化名)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在她家附近餐馆预订一桌年夜饭至少花费888元,而她购买上述菜品,备足三桌的量,只需要700多元,平均一桌只需要两百多元。除了考虑性价比,省时省力是不少人选择在年夜饭上使用预制菜的又一关键原因。晚晚家在山西太原,每年都要制作“四大碗”(山西传统宴席中的经典菜肴,常见的菜品包括如红烧肉、丸子烧白、扣肉、酱肘子等),为此要提前至少半个月准备,“需要提前把肉烧好腌制出来,还有一些小菜也要提前腌制。等到年夜饭当天还需要再花两三个小时制作。”但如今,预制菜让晚晚全家人轻松了不少,只需简单加热、蒸或炸一下即可完成。

“一两个难做的菜用预制菜就挺好,缩短战线啊,不然掌厨的出来就剩下残羹冷炙了。”江苏的许可(化名)向记者表示,往年家里的年夜饭基本上是由妈妈一个人完成,她也是最后一个上桌吃饭的。有时妈妈还没吃几口,亲戚就已经来上门拜年了,她也只好简单再扒拉几口,就开始收拾餐桌。希望帮妈妈分担年夜饭工作,但碍于厨艺有限。因此,今年许可下单了八宝饭、扣肉、黄金糕、卤菜、腊肠等日常吃过的预制菜。“这样既能避免年夜饭上踩雷,又能让所有人都吃得轻松、开心。”

借助预制菜为一成不变的年夜饭餐桌带来一些新鲜感,也是消费者下单的原因之一。“每年就是那么几样菜,没有创新,还从下午两点开始洗洗烧烧,忙到五点左右吃,太麻烦了。”浙江的王鑫向记者表示,今年年夜饭他打算购买一些之前没吃过的预制菜,“但这只是我的计划,还不敢跟家人说。”令他犹豫的原因有二,第一个是买什么。他坦言,虽然市场上选择众多,但找到性价比高且口味不错的产品仍需要耗费一些时间精力。在其发布的征集预制年菜帖子的评论区,数千人分享了自己的菜单。但每一款被推荐的菜品都会有其他用户表示自己曾经买过,但感觉一般甚至很差,即便没有,待他在电商平台搜索该商品时,也会看到不少令人“下头”的差评。

第二个原因,则是家人的接受度。从消费者画像上来看,年轻人是预制菜的主力消费军。美团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预制菜消费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高达80%,22~31岁人群为消费主力军,占比高达43%,其次,31~40岁人群占比为38%。尽管社交媒体反对的声音很大,但实际上预制菜早已进入了不少年轻人的厨房。

打开小红书,可以看到围绕预制菜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热帖。一方面,关于“如何判断一家饭店是否使用了预制菜”的笔记多不胜数,其中常被提及的判断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不能备注去葱姜蒜和香菜的、上菜速度特别快的、小店面但是菜品SKU很多等。另一方面,“感谢预制菜,带我走上厨艺巅峰”“这下谁还能分清我和大厨”等安利预制菜的帖子同样热度居高不下——年轻人对于预制菜的态度似乎是在餐厅吃不行,但在家吃很香。第一财经发布的《年轻人如何看待预制菜洞察报告》显示,在任何场景下都不接受预制菜的受访者占比只有9.1%,不足一成。比自己做饭方便,比外卖更干净、好吃且便宜,预制菜已经成为年轻人在家吃饭场景下,做饭和点外卖之外的第三种解决方案。“反正出门也是吃预制菜,不如直接在家吃”。在年夜饭为何愿意选择预制菜这一问题中,多名消费者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这种心态也直接反映在市场数据中。一位从事预制菜行业多年的供应商向《消费者报道》记者透露,今年春节零售端的预制菜销量相较于平时增长了三倍,而商用端(餐厅采购)的销量却同比下降了一倍。

尽管年轻人愿意接受预制菜,但在年夜饭这种全体家庭成员都参与的活动中,预制菜最后能否上桌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长辈的接受程度。晚晚告诉记者:“我之前买过一次预制菜,家里老人吃了以后觉得不错,这次过年专门让我买预制菜。”来自广东的万通华(化名)则表示,尽管他希望将所有的“硬菜”交给预制菜,但目前其爸妈只能接受盆菜是预制的。所谓盆菜,就是将鸡鸭鹅虾、鲍鱼、海参等豪横肉菜和冬菇、萝卜之类的素菜,不同的食材一层层摆放在盆中,寓意“团团圆圆、盆满钵满”。但盆菜的组成大都以家里不常做的原料为主,像鲍鱼、海参等食材的泡发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另外,目前不少广东地区的酒楼或餐饮企业推出的预制盆菜味道都能做到比较接近堂食,所以不少人会提前预订或是现场购买提前制作好的盆菜带回家。综合各种因素,家常菜自己做,一些“硬菜”购买预制菜成为上述消费者更普遍的选择。一项生鲜平台的调查显示,合计五成以上受访的消费者在做年夜饭时会使用预制菜,其中33%的受访者在年夜饭的制作上会选择自己做+搭配预制菜助攻,21%的

05

方案三:创新服务——让专业厨师上门

除了传统的外卖和预制菜,现在还有一种新兴的服务模式——私厨到家。消费者只需提前预订,厨师们便会根据顾客的需求和口味偏好,提前准备好食材和调料,在指定时间上门为顾客烹饪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这种服务模式不仅让顾客省去了繁琐的烹饪过程,也让更多消费者在家中就能享受到餐厅美食体验。

06

创新之举:地方政府食堂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期间,多地政府食堂向游客开放,提供实惠的菜品。如北京门头沟清水镇、安徽黄山市黟县宏村镇等,提供实惠的菜品。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了游客的用餐需求,也让大家有机会品尝到地道的当地美食。

07

结语:年味,就在身边

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重要的是那份对家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用一顿充满家乡味道的年夜饭,温暖彼此的心灵。记住,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爱,年味就在身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