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陈雁团队揭秘餐后血糖调控新机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雁团队揭秘餐后血糖调控新机制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m.sohu.com/a/812629332_121798269/?pvid=000115_3w_a
2.
https://cont.jd.com/pccontent/1513042?hy_entry=SEO_HypOtherPccontent
3.
https://www.shkjdw.gov.cn/c/2024-06-28/532351.shtml
4.
https://cds2024.sciconf.cn/cn/web/program/24328
5.
https://www.jd.com/pccontent/1513042
6.
https://www.shkjdw.gov.cn/c/2024-05-10/532149.shtml
7.
https://cjm.dmu.edu.cn/article/doi/10.13381/j.cnki.cjm.202407018
8.
https://weixin.incongress.cn/zhtnbnotes.do?method=getNotesByIdLMV2&openid=oQx7Ms1AYwt55F_PkwHN7_neQVds¬esId=41426
9.
https://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25376.html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陈雁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餐后血糖调控的新机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发现,在饥饿状态下,肝脏中一个名为PPP1R3G的基因表达会显著增加,而在进食后该基因表达则会下降。PPP1R3G是一种蛋白磷酸酶的调节亚基,其主要功能是将蛋白磷酸酶锚定在糖原上,从而增加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促进糖原合成。

这一发现揭示了肝脏PPP1R3G在餐后血糖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在进食后的短时间内,PPP1R3G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快速合成,从而快速降低血糖水平。这一机制的发现,为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除了肝脏PPP1R3G,还有其他因素参与餐后血糖的调控,例如胰岛素分泌、肠道菌群等。针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餐后血糖调控机制的理解,更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针对PPP1R3G的药物研发可能会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一个新方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