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看待中药养生:潜在风险与正确使用指南
科学看待中药养生:潜在风险与正确使用指南
45岁的程先生因头痛、发热等症状,自行服用安乃近和布洛芬颗粒3天后,出现全身乏力、尿量减少等肾功能衰竭症状。经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这个案例警示我们,即使是常见中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严重后果。
中药的潜在危害
肾功能损害
中药的肾毒性问题不容忽视。例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等)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发病与用药时间、累积药量有关。此外,益母草、苍耳子、天花粉、荆芥、巴豆、芦荟、山慈姑、曼陀罗花、苦参、斑蝥、鱼胆、海马、蜈蚣、蛇毒、砒霜、雄黄、朱砂和明矾等也具有一定的肾毒性。
肝脏损伤
台湾一项研究显示,9年间6大医学中心共收集到1297例药物性肝损伤案例,其中死亡率高达9.2%。中药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某些中草药未经炮制,随意使用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其他危害
某些中药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胃痛、腹泻等症状。如木香、郁金香等药材,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胃肠胀气等不适。此外,部分人选择中药是为了提升抵抗力,但有些中药的长期服用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影响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中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遵医嘱用药
临床用药要有效且安全。我国古人早就认识到药物的毒性,很多中药并非“绝对安全”。使用中药前,务必了解其成分和剂量,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用药禁忌
中成药联用需注意配伍禁忌。例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药物不能同时使用。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需谨慎联用,如朱砂安神丸和天王补心丹都含朱砂,联用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定期监测
服用中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的各项指标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不良影响,保护好排毒器官。同时,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结语
中药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正确使用中药,既要遵循医嘱,又要了解用药禁忌,同时要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只有理性对待中药,才能真正发挥其治疗价值,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