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可短缺市场行情上涨与我国可可进口情况分析
全球可可短缺市场行情上涨与我国可可进口情况分析
1 可可的基本情况以及主要品种
1.1 可可的基本情况
可可豆是常绿乔木梧桐科可可树的果实,是类似于坚果的圆形扁平种子,内含可可脂53%-58%,可产出可可脂、可可液块以及可可粉,是制作巧克力和其他商品的主要原料。
1.2 可可的品种
目前,可可豆主要分为3大品种,一是克里奥罗,是可可中最好的品种,香味较为独特,但是产量相对偏少,目前产量仅占全球可可总产量的5%-6%,主要产自于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马达加斯加以及东南亚等地。
第二大品种是佛拉斯特罗,是全球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的可可品种,目前已经占据全球可可总产量的80%左右,但是口味偏辛辣和酸苦,市场上大众化巧克力均是由此品种生产;目前主要种植在西非地区,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尼以及南美的巴西等地有农场庄园种植。在加工时需要通过剧烈的焙炒来消除辛辣和酸苦的味道。
还有一个品种是特立尼达,是上述两种可可的杂交品种,结合了前两种可可豆的优势,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5%,主要种植在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马达加斯加以及东南亚等地。与克里奥罗一样,该品种的可可质量相对较好,用于生产高端的巧克力。
2 全球可可供应短缺
2.1 我国可可的生产情况
可可主要在赤道南北纬20度的地区,也就是说大部分的热带地区国家均种植可可树。目前,可可主要种植在我国的海南、广西、云南和台湾等地,年产量仅为10-20万吨,约在全球总产量的0.5%。主要种植的品种是特立尼达可可豆。
2.2 全球可可供应短缺
根据国际可可组织的预测,2023/24年度全球的可可产量为445万吨,较上一年度减少了54.7万吨。其中,科特迪瓦仍是全球的第一大可可生产国,市场预估2023/24年度产量下滑至180-19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左右。第二大的生产国是加纳,目前加纳的可可也受到了减产的影响,从2020/21年度的产量100万吨左右下滑至2023/24年度50-60万吨。
国际可可组织预测,由于非洲的降水偏多以及可可树的病害,非洲地区的可可产量明显出现下降,全球可可的供应缺口可能会达到37.4万吨。由于非洲是全球可可的主要生产地区,全球70%以上的可可出口来自非洲国家,因此减产对全球的可可行情受到了相对较大的冲击。
3 全球可可的价格上涨
美国的可可期货数据显示,从2022年12月份的2600多美元/吨上涨至2024年4月份接近11760美元/吨,上涨的价格足足有4倍之多。此外,美国的可可期货是全球可可市场的风向标,也是很多西非国家可可豆大部分被美国可可期货所买断。
美国可可期货走势图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4 我国可可及其制品的进口情况
4.1 我国可可及其制品的进口情况
我国也是可可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可可及制品累计进口21.76万吨,同比增长1.32%;进口额达到了10.33亿美元,同比增长9.46%。前十大的进口国分别是马来、印尼、意大利、比利时、新加坡、俄罗斯、瑞士、美国、德国、加纳,占进口总额的79%左右。
4.2 厄瓜多尔和多哥是2023年我国主要的可可进口来源国
2023年我国进口量接近1.4万吨的可可豆,其中最大的可可豆进口来源国是南美的厄瓜多尔,进口量为5630吨。其次是西非国家多哥,进口量为4076吨。来自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进口了2190吨。非洲的两个主要国家加纳的进口量为1850吨,科特迪瓦为107吨,其他国家为120吨。可可豆的进口金额为2.74亿人民币。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4.3 我国可可进口量逐步回落
从目前来看,可可豆的进口量整体呈现回落的态势,从2015年进口量达到了3.12万吨下滑至2023年接近1.4万吨。进口金额也从2015年的5.65亿人民币下滑至2023年底的2.74亿人民币。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5 可可加工及产品
进口的可可进入国内后,在企业生产车间进行投料,之后去除杂质并进行清洗,可以将一些品质较好的生的可可豆包装售卖。之后进行第一次焙炒,仁壳分类,部分品质较好的熟的可可豆碎仁进行包装。剩下的可可豆进行二次焙炒,之后进行粗磨和精磨,之后部分的可可豆进行过滤,形成可可液。剩下的进行压榨,形成毛油,制成可可白脱。压榨后的可可饼粉碎形成可可粉。部分的辅料进行二次精磨制成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