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惠州西湖畔的千年古塔:泗洲塔的历史与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惠州西湖畔的千年古塔:泗洲塔的历史与文化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5A089E300?media_id=&openApp=false&suid=&web_channel=wap
2.
https://m.ctrip.com/webapp/you/tripshoot/paipai/detail/detail?allianceid=1072015&articleId=36718935&hideOpenCtrip=1&hidePublishButton=true&hideTitle=true&sid=1996268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4/10/content_26051597.htm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30A0142S00
5.
https://www.sohu.com/a/798740633_120046696
6.
https://www.sohu.com/a/803719003_121924581
7.
https://m.toutiao.com/article/6724492067231236621/
8.
https://pub.timedg.com/a/2024-02/23/AP65d8410ce4b09e01d6940dc0.html
9.
http://www.hznews.com/sz/202405/t20240523_1559214.shtml
10.
http://www.huizhou.cn/news/newsc_counties/newsc_hz/202402/t20240209_1549498.htm

“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这句诗,道出了惠州西湖畔泗洲塔的绝美意境。这座屹立于西湖之畔的古塔,不仅是惠州的地标性建筑,更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

01

千年古塔的沧桑历程

泗洲塔始建于唐中宗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是为了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建,选址于惠州西湖中的西山之巅。这座古塔见证了惠州西湖的变迁,也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酒风流。

然而,岁月无情,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泗洲塔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幸运的是,万历初年,当地官员在原址上重建了这座古塔,并将其命名为“超然亭”。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泗洲塔再次以崭新的面貌矗立于西湖之畔,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02

独具匠心的建筑之美

重建后的泗洲塔是一座七层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高约37.7米。它巧妙地融合了佛教建筑的庄重与岭南园林的秀美,成为惠州西湖最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

登上泗洲塔,惠州西湖的全景尽收眼底。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绿树红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而泗洲塔本身,也成为了这幅画卷中最动人的点睛之笔。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泗洲塔都仿佛在水天相接处凌波而立,与周围的自然风光形成了完美的呼应。

03

文化传承的见证者

泗洲塔不仅是惠州西湖的地理标志,更是岭南文化的瑰宝。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被贬惠州,他对泗洲塔情有独钟,将其称为“玉塔”,并留下了“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千古名句。这句诗描绘了月夜下泗洲塔倒映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的景象,被誉为描写惠州西湖最美的诗句之一。

南宋诗人刘克庄游历惠州西湖时,读到苏轼的诗句,不禁感叹:“不知若个丹青手,能写微澜玉塔图。”这足以证明“玉塔卧微澜”的意境在历代文人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除了苏轼,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泗洲塔下留下了诗词文章,为这座古塔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清代藏书家吴骞曾赋诗赞扬泗洲塔,写下了“雁塔斜晖”的意境:“倒景入湖塔影长,湖光袅袅动斜阳。不知自起浮屠日,几度金乌下复翔。”

如今,泗洲塔已成为惠州西湖的标志性景点,被列入“西湖八景”之一。它不仅是一座古塔,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载着惠州西湖的千年变迁,见证着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4

结语

站在泗洲塔下,仰望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塔,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它不仅是惠州西湖的地理标志,更是一座文化丰碑,承载着岭南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在未来的岁月里,泗洲塔将继续守护着惠州西湖,见证着这座岭南名城的繁荣与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