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的十大银幕角色:金镶玉、李翘、小青、苏丽珍,哪个最经典?
张曼玉的十大银幕角色:金镶玉、李翘、小青、苏丽珍,哪个最经典?
张曼玉是华语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女演员之一,以其卓越的演技和多变的角色塑造能力著称。从20岁出道到40岁息影,她在60多部电影中塑造了50多个性格各异的角色,获得了5个金像奖影后、4个金马奖影后,以及2个国际A级电影节影后(柏林和戛纳)。本文将盘点张曼玉的十大银幕角色,探讨哪个角色最能代表她的演艺成就。
1988年《旺角卡门》阿娥
《旺角卡门》是王家卫的电影导演处女作,也是刘德华、张学友和张曼玉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电影让张曼玉第一次真正感觉到自己会演戏,知道什么是演技,由此也成为王家卫一段时间的御用女主角。
1988年《流金岁月》蒋南孙
在学会演戏的一年,张曼玉出演了《流金岁月》蒋南孙这个富家小资女的角色,也和好友钟楚红共同奉献了最精彩的银幕合作。相比钟楚红,张曼玉凭借自身非常契合角色特征的气质,完美塑造了这个角色。
1989年《不脱袜的人》黄小玉
这是张曼玉第一部获得金像奖影后的影片,也是第一个金像奖影后的角色。在电影中,张曼玉饰演的黄小姐是一个来到大城市积极想上位做明星的乡下女孩子,最终选择了爱情,在机场等到了钟镇涛饰演的的士司机阿恭。从这部电影开始,张曼玉实现了港姐级花瓶到实力派影后的蜕变。
1991年《双城故事》Olive
《双城故事》讲述的是曾志伟、谭咏麟和张曼玉饰演的三人在电影中的情感纠葛。张曼玉的角色要夹在两人的友情中间,爱一个则要伤害另一个,这样的角色在现实生活都是极难的。张曼玉在片中的表现仍是影后级的。
1992年《阮玲玉》阮玲玉
在1992年,张曼玉凭借《阮玲玉》收获三金,不仅成为了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同时还是金马奖和金像奖的双料影后。这部电影是一部很特别的传记电影,实现了两代电影女神跨世纪的银幕对话。
1992年《新龙门客栈》金镶玉
虽然是香港影坛荣誉的天花板,但张曼玉在圈内的江湖地位并不高,经常要给其他女演员做配角或第二人选。《新龙门客栈》的女一号是当年香港影坛武侠片的一姐林青霞,金镶玉这个角色是林青霞挑剩的,结果捡漏的张曼玉把她演成了经典,光芒超过了林青霞饰演的女侠邱莫言。
1993年《青蛇》小青
《青蛇》改编自李碧华的小说,徐克和李碧华联合编剧,徐克同时还一手包办导演和监制两职位,让这部古装奇幻爱情电影,充满徐克式的天马行空和超前想象力。电影原本选定的两位女主角是梅艳芳和巩俐,最终出演的王祖贤和张曼玉都是替补的第二人选,可是演出的效果证明,她们绝对是最正确的选择。
1996年《甜蜜蜜》李翘
再度和曾志伟合作,张曼玉的演技又提升了一个层次,特别是在男主角黎明的衬托下,更显耀眼。李翘这个角色原本是给王菲量身定做的,结果王菲拒绝了,最后才找到了张曼玉。虽然并不能获得最优质的资源,但凭借更优秀的演技,张曼玉经常能奉献比女一号更精彩的表演。
1997年《宋家皇朝》宋庆龄
再一次在一部传记电影中饰演一位历史人物,《宋家皇朝》中的张曼玉让观众认识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张曼玉;没想到香港演员演绎宋庆龄这种主旋律式的历史人物,也可以这么又红又专。后来,《宋家皇朝》在香港金像奖上获得了11个奖项的提名,张曼玉再度封后。
2000年《花样年华》苏丽珍
张曼玉最后一次和王家卫合作,也是最后一次和梁朝伟合作,结果《花样年华》成了张曼玉最闪耀的代表作,在全世界十几个国家的电影节上获得提名和奖项;张曼玉凭借《花样年华》又一次成为金像奖和金马奖双料影后,而梁朝伟则获得了金像奖影帝和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帝。
不过这次张曼玉除了自己和王家卫,最应该感谢的应该是御用美指张叔平,他为张曼玉设计的十几套旗袍,让她成为华语电影中穿旗袍最美的女人。
2002年《英雄》飞雪
《英雄》绝对不是张曼玉的代表作,但当年《英雄》票房上的巨大成功和口碑争议,以及日后网络评价的强力反转,让观众开始认可张艺谋的色彩审美和视觉表现力,也让更多观众记住了张曼玉的飞雪。
此外,《警察故事》系列的阿美,《家有喜事》的何里玉,《双龙会》的芭芭拉,《神经刀与飞天猫》的飞天猫,等等,都是张曼玉塑造的难忘经典。至于哪个最经典,恐怕答案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