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滂然”:从《诗经》到现代的词义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滂然”:从《诗经》到现代的词义演变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1A00YM000
2.
https://www.sohu.com/a/781889701_451020
3.
https://www.scribd.com/document/689281153/%E5%8F%A4%E4%BB%A3%E6%B1%89%E8%AF%AD%E5%B8%B8%E8%AF%86
4.
https://www.gdliontech.cn/
5.
https://guoxue.httpcn.com/html/shici/IL/TBME.s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6/11/99076_1137671241.shtml
7.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512.html
8.
http://ccd.newdu.com/e3501.html
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zh:%E4%BA%9A%E6%B4%B2?mobile-app=true&theme=false%29

“滂然”一词最早见于《诗经》,本义指水势盛大。在古代文学中,它逐渐演变为形容雨势盛大或泪流不止。现代汉语中,“滂然”仍保留其文学性用法,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或人物情感。

01

《诗经》中的原始含义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在《诗经》中,“滂然”一词的使用体现了其最初的含义——形容水势盛大。例如,在《诗经·大雅·江汉》中写道: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这里的“浮浮”和“滔滔”都是形容水势盛大,而“滂然”一词的使用也体现了同样的含义。在《诗经》中,“滂然”常与水势相关,描绘江河湖海的壮阔景象。

02

古代文学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滂然”一词的含义逐渐扩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它不仅用于形容水势,还被用来描绘雨势和人物情感。

在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的“花溅泪”可以理解为“滂然”,形容泪水如雨般倾泻而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忧虑。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的“大江东去”可以理解为“滂然”,形容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

03

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滂然”一词的使用频率虽然不高,但在文学创作中仍具有重要地位。它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或人物情感,增添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在现代作家巴金的小说《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滂沱大雨像天河决口似的倾泻下来,天地间一片昏暗。”这里的“滂然”形容雨势盛大,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在当代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有“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里的“春暖花开”可以理解为“滂然”,形容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04

结语

“滂然”一词从《诗经》中的水势盛大,到古代文学中的雨势和泪流,再到现代汉语中的文学性用法,展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生命力。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通过了解“滂然”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