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非遗灯会: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非遗灯会: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2025年春节,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春节注定与众不同。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全国各地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灯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川自贡灯会和济南趵突泉花灯会。
自贡灯会: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自贡灯会以“灯汇天下 龙舞盐都”为主题,打造了四大版块、27个标段、上千个灯组。其中,“盛世飞天”灯组将自贡彩灯与敦煌壁画完美结合,首次采用无丝工艺与传统丝架造型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高达10米的“瓷器鼎”由超10万件各式瓷器捆扎而成,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而“孔雀灯”则采用了创新的幻彩亚克力材料,3万片羽毛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灯会还引入了AI智能技术,打造了世界首个可与游客互动对话的“年兽贺岁”灯组。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传统灯组的精美工艺,还能体验到现代科技带来的全新互动感受。整个灯会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为游客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趵突泉花灯会:泉城夜色如诗如画
济南趵突泉花灯会以“奔涌如曲·泉城追光”为主题,打造了三大主题区域:趵突泉景区的“赶灯季”、大明湖景区的“烟雨湖”、五龙潭景区的“漫时光”。72处灯组分布在景区内,包括10余组特大型灯组、5组大型灯组、40余组中小型灯组和十余处氛围亮化,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视觉盛宴。
其中,“海市蜃楼”灯组营造出天庭盛会的梦幻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仙境。“喜气盈门”灯组则以传统中国红为主色调,搭配金色装饰,营造出浓浓的年味。游客漫步在灯海中,既能感受到传统花灯的精美工艺,又能体验到现代科技带来的视觉震撼。
灯会背后的文化传承
闹花灯这一传统习俗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据《后汉书》记载,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命令宫廷和民间在正月十五夜点灯敬佛,这成为花灯习俗的滥觞。隋唐时期,闹花灯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庆典活动,灯火辉煌的灯会成为城市中最热闹的场景。明清时期,宫廷和民间的花灯制作工艺趋于精细,灯会文化也得以广泛传播。
如今,非遗灯会不仅是中国传统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国际名片。在自贡和济南的灯会上,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灯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观赏和娱乐的场所,更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春节申遗成功,非遗灯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非遗灯会将走向世界,让更多的国际友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