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地质公园:北回归线上的绿色翡翠
龙岩地质公园:北回归线上的绿色翡翠
2024年3月27日,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传来喜讯:龙岩地质公园正式获批成为世界地质公园。这是继泰宁、宁德之后,福建省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地质公园,也是中国第47个世界地质公园。
龙岩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西部,横跨新罗区、上杭县和连城县,总面积达2175平方公里。公园内汇聚了多种世界级地质奇观,被誉为“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
四大地质遗迹,展现地球演化奥秘
龙岩地质公园最引人注目的地质遗迹有四处:梅花山大型复式花岗岩体、冠豸山丹霞地貌、紫金山超大铜金矿和黄连盂石英砂岩地貌。
其中,紫金山铜金矿是公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地质景观之一。这座形成于1亿年前的超大型铜金矿,不仅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特大型金矿,也是全球研究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典型范例。紫金山矿床的发现和研究,为揭示地球深部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生态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作为闽江、九龙江和汀江三江发源地,龙岩地质公园不仅是地质研究的宝地,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天堂。公园内栖息着华南虎、南方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森林覆盖率高达88.1%。
这里还保留着浓厚的客家文化传统。闽西汉剧、雕版印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紫金山:从矿山到生态公园的华丽转身
紫金山铜金矿的开发曾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但经过持续的生态修复,如今的紫金山已成为一座生机盎然的绿色矿山。
紫金矿业集团创新性地采用了“分层治水、截短边坡、土壤改良、植物选择”的生态修复模式,成功解决了高含硫量矿渣污染等难题。截至2023年底,矿区累计实施绿化作业面积2万余亩,种植花木420余万株。
如今的紫金山矿区,已摇身一变成为集地质矿产博物馆、露天采矿工业园、植物园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以冠豸山景区为例,近年来,景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新建的鲤鱼背扶梯、彩虹公路等设施,让游客得以更轻松地欣赏碧水丹霞之美。
同时,景区还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姑田游大龙、芷溪花灯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常态化展演,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
2024年“五一”假期,连城县以“非遗奇妙夜”为主题,组织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带动全县旅游高峰。据统计,期间共接待游客50.79万人次,同比增长48.16%,实现旅游总收入4.019亿元,同比增加73.2%。
龙岩地质公园的成功创建,不仅提升了当地旅游经济,更促进了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和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这座“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正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人文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其神秘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