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助力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集群助力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发布的《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省在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培育了多个优势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不仅提升了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还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例如,济南和青岛的GDP突破万亿大关,11市入围全国百强城市。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山东的经济活力,使其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集群助力经济升级
2024年,山东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全省GDP达到9.86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山东省在产业集群建设上的持续发力。
近年来,山东省聚焦重点领域,加快构建“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即6个传统产业、9个优势产业、9个新兴产业和7个未来产业。这一布局既体现了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展现了对新兴产业的前瞻布局。
百强产业集群: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这一布局下,山东已形成多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其中,青岛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烟台高端化工产业集群、淄博高端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威海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东营烯烃材料产业集群、淄博新医药产业集群等6个产业集群跻身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以青岛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为例,该集群以海尔、海信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集聚了数百家配套企业,形成了从上游零部件到下游整机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该集群实现产值近30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
科技创新是山东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山东省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创新高地,新建成新材料领域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100家,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人,取得重大原创性标志成果200项左右。
在绿色发展方面,山东同样走在前列。2024年,山东省新增273家绿色工厂、31个绿色工业园区。以东营市为例,该市以绿色低碳为导向,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全国重要的高端石化产业基地。
区域协同:11市跻身百强城市
在产业集群的带动下,山东省区域经济呈现出协同发展态势。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中,山东共有11座城市上榜,分别是青岛、济南、烟台、潍坊、临沂、济宁、淄博、德州、威海、泰安、滨州。其中,济南、青岛两市GDP均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区域发展的双引擎。
各地市根据自身特色制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济南市聚焦科技创新,提出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烟台市依托产业优势,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潍坊市则在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方面持续发力。
展望2025:冲刺10万亿的山东经济
2025年,山东将冲刺10万亿元GDP目标,成为继广东、江苏之后第三个GDP总量突破10万亿元的省份。届时,北方地区将迎来首个10万亿元级经济大省。
为实现这一目标,山东将继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山东还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目标是到2025年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超过50%。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正以产业集群为支撑,以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力前行。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入推进,山东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