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现代与山水的完美融合
打卡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现代与山水的完美融合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吸引了众多游客。这座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丰富的三峡文化,其建筑本身也是一大亮点。博物馆整体呈现出现代化与山水相融的风格,蓝色玻璃穹顶象征着三峡工程大坝和历史文化。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壮丽三峡”展厅。这里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等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文化艺术。展厅设计别具匠心,序厅以三峡重要文物为基础,以三峡自然与文化元素为基底,设计塑造惟妙惟肖的山形山势情境。在写意灵动的情境之中,精巧地嵌入“壮丽三峡”主标,在对面以杜甫诗作为映衬突出呈现三峡镇馆文物,通过灯光渲染、雕塑烘托的精微设计配合,特别是开篇精妙地设计童音朗诵李白经典诗作《早发白帝城》,自然圆润、清脆干净的童音,营造空灵之感、映衬三峡之美,激发人们对壮丽三峡的向往和探索,将人自然地带入三峡鬼斧神工的壮丽奇观之中。
进入序厅主场景,博物馆采用了顶天立地式大型三维数字展项“三峡形成”,通过多维度LED屏幕组合与裸眼3D画面结合的展示手段,配合逼真写意景观、典型文物、声光电渲染等多元素,综合营造形成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三峡奇观场域空间,完美呈现三峡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
在“三峡物种”部分的展示上,充分融合了三峡地区地貌及动、植物的特征,利用艺术化的展示手段进行塑造,并在造景两侧各留有两条透景缝,观众透过这些缝隙看到人文历史部分的内容,创造性增强人与空间关系的互动,使人能够看和感知到空间中的共享体验和连接。
除了静态展示,博物馆还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数字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互动体验区。例如,“三游诗人”展项利用AI模型模仿名家风格,为观众定制与三峡相关的诗辞;“白鹤梁水下展厅现场”展项则通过视频连线,突破展厅物理空间的限制,将三峡博物馆与白鹤梁水下文物景观相连结。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三峡文化,博物馆还举办了首届“渝礼相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将三峡文化、巴渝文化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让文物“活起来”。其中,特别奖作品《遇见文物文创产品》将博物馆文物IP融入现代榫卯积木元素,专业组金奖作品《虎虎生风 巴人如歌》以虎钮錞于为原型设计IP盲盒,高校组金奖作品《墩啾啾》则以战国铜鸟形尊为蓝本,塑造出充满活力的IP形象。
参观完博物馆,不妨前往附近的中山四路、临崖步道、李子坝等地游览,感受更多重庆特色。博物馆地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6号,开放时间为9:00—17:00(周一闭馆),门票免费。交通方面,可乘坐轻轨2号线至曾家岩站、3号线至牛角沱站或10号线至大礼堂站,也可选择132路、145路、181路、261路等公交线路到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三峡文化和巴渝历史的重要场所,更是一座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桥梁,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三峡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