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酒的药用价值及用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酒的药用价值及用法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232600858_100062989

黄酒,作为中国传统发酵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众多经典医籍都记载了黄酒的药用价值。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黄酒在医药方面的独特功效及其具体应用方法。

黄酒在中医药中的广泛应用

黄酒在医药方面的用途非常广泛。在中医处方中,常用黄酒来浸泡、烧煮一些中药草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69种药酒,这些药酒均以黄酒为基,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例如:

  • 神仙药丸酒:具有开胃健脾、顺气消食的功效
  • 仙灵脾肉桂酒:用于温补肾阳、健脾利湿
  • 五加皮酒:主治风湿性关节痛、四肢麻木、筋痹
  • 松节酒:用于治疗反胃

北京著名的同仁堂药铺就专门向绍兴阮社章东明酒坊订购制药用酒,章东明酒坊也特为同仁堂酿制了一种称为“石八六桶”的酒,并存放3年以上再运至北京,这种特别酿制的酒也就称之为“同仁堂酒”。

黄酒的药理作用

在《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篇中提到,以黍做原料的黄酒“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因此用这种酒在“邪气来时,服之万全”。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杂症篇方剂中,用黄酒做药引的约占1/3。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黄酒有“行药势,杀百邪毒气,通血脉、温肠胃……养脾气”等作用。饮用温和的黄酒还可以开胃,因为黄酒内的酒精、有机酸、维生素等物质,都具有开胄的功能。

黄酒作为药引的作用

药引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进行针对性。它们不仅与汤剂配合,更广泛地和成药相配合在一起应用。另外,“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在一张处方中,需不需要药引子,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制。

黄酒不仅能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易于人体吸收,还能借以引导药效到达需要的部位。在唐代,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规定了米酒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药用”。米酒即是黄酒,它具有通血脉,温肠胃,润皮肤、养牌气、扶肝,除风下气等作用。由此可知,历来人们用黄酒作酒基制成养生和医用治病的酒,而且说明黄酒与中药药剂有一种天然的糅合因子或亲和性。

白酒虽对中药溶解效果较好,但饮用时刺激较大,不善饮酒者易出现腹泻、瘙痒等现象。啤酒则酒精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黄酒酒精度适中,是较为理想的药引子。

黄酒的药用方法

黄酒的药补方法很多,如浸黑枣、胡桃仁,不仅补血活血,且能健脾健胃,是老少皆宜的冬令补品。用黄酒浸泡龙眼肉、荔枝干肉,对心血不足,失眠有很好的疗效。用黄酒冲鸡蛋是一种实惠的大众食补吃法。用黄酒浸鲫鱼,清汤炖服,哺乳妇女的乳汁即能明显增加。产后恶露未净,用红糖;中黄酒温服,不但补血,且能祛恶血。阿胶用黄酒调蒸服用,专治妇女畏寒、贫血的症状等。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