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古迹探秘:望海楼、梅园、乔园的文化魅力
泰州古迹探秘:望海楼、梅园、乔园的文化魅力
泰州,这座拥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建筑和人文景观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其中,望海楼、梅园和乔园作为泰州的三大古迹,不仅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变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望海楼:八百年的沧桑见证
望海楼,这座被誉为“江淮第一楼”的古建筑,始建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作为凤城河的核心景观,望海楼见证了泰州古城的兴衰变迁。
历史上,望海楼数次被毁又数次重建,皆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明清时期重建后始称“望海楼”,最后一次被毁也是因为战乱而毁于抗战初期,如今盛世重现,望海楼得以再次重生。泰州并不临海,之所以叫望海楼,有不同的说法。从地理上讲,泰州古时滨江临海,后来大海向东退去,涛声渐远,登楼眺望江天海角,水色潮音,直入诗怀。从人文上讲则解释为“因本地仕人身居村邑而志存高远,徘徊泥途而心在沧海,筑斯楼也,可时时登高,俯视遐迩,以极目畅怀”。历代登望海楼者,既有本地人士如施耐庵、王艮、郑板桥、柳敬亭、梅兰芳,也有外地人士如陆游、范仲淹、欧阳修、岳飞、孔尚任等,还有袈裟如云,佛号盈耳,高僧大德,不绝於道。双双布履,层层石阶,天也愈高,地也愈广。望海楼西边有一座文会堂,据史料记载最初为北宋滕子京所建,是当时“以文会友”的沙龙,亦是传播儒学的讲堂。据说他每到一处为官,都要为当地兴建或重修楼堂,还因为花费太大而受到处罚。文会堂陈列着北宋时在泰为官,后升迁宰相的晏殊、范仲淹、富弼、韩琦、吕夷简五相史料,堂前植“五相树”,立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所作范仲淹青铜塑像,加之景区已有千年之久的州城遗址、宋城古涵等景点,一切尽显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的辉煌。历经时代变迁,望海楼见证了泰州古城的历史兴衰,也是泰州人怀念远古滨海泰州的写意名称。望海楼景区成为泰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缩影,被誉为“江左胜境”。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变迁,登上新建的望海楼,泰州城最美的凤城河畔的秀美风光一览无余。风晨雨夕独登临,方知何处是泰州。推荐信息:凤城河风景区位于泰州市中心,食宿条件方便。景区以凤城河为主体,有凤城河畔、望海楼、桃园景区等30多个景点。除了梅园、桃园、望海楼还有复建明清风格的陈庵,此外还有石舫、清风阁、齑汤桥、桃花岛等。桃园东侧泰州老街,汇聚老泰州文化、民俗元素,体现泰州古街风情。是泰州的商业街、文化街。老街全部采用古明清建筑风格,恢复了古明清时代泰州的老字号,老商铺,再现了明清时代泰州的商贾文化。美食推荐:附近的泰州老街上有很多特色美食,汇集了大炉烧饼、鱼汤面、金三麻糕点等泰州本土特色和来自各地的风味小吃。门票价格:梅园:30元/人;桃园:40元/人;望海楼:40元/人。景区开放时间:08:00-17:30
梅园:梅兰芳的艺术殿堂
梅园,位于泰州城东门外的凤凰墩上,是梅兰芳的祖籍地。园内建筑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梅兰芳纪念馆就坐落在这里。纪念馆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全方位展示了梅兰芳的一生。梅兰芳纪念馆,承载着多元而厚重的社会职能。它全方位地展示了梅兰芳的一生,同时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和文化教育基地,每年为游客提供免费演出,让泰州及全国观众近距离感受京剧艺术的传承活力。”泰州市梅兰芳纪念馆综合部主任副研究员陈建宏介绍道。
园内,梅兰芳大师的雕像静静矗立。坐在藤椅上的梅兰芳英俊潇洒,目光深邃而坚定。踏着历史的回响,看到梅兰芳先生的传奇人生与京剧艺术的文化魅力。
“我们每年组织演员深入社区开展义演,将京剧送到百姓家门口,让艺术之花在民间绽放。同时,走进校园也是重要工作,比如在泰州高校开展学术研讨与京剧表演,举办‘梅兰芳华’少儿京剧大赛,发掘京剧新苗,培育新生力量。”陈建宏表示,梅兰芳纪念馆常年提供免费场所、舞台及设施,为泰州及周边地区票友提供京剧活动的平台,让他们有戏可唱、有地可去。
点击收听“梅韵悠长”
“梅派艺术”承载着泰州人共同的记忆。在泰州人心中,“梅兰芳”从未离去,他的艺术、他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2023年9月26日,泰州梅兰芳京剧团应运而生,这是泰州戏曲文化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泰州京剧团致力于复排梅兰芳生前经典剧目精华,并以大师艺术人生为主线创排新戏。2024年10月10日,为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兰芳·丹桂记》精彩上演。
梅郎故里,曲韵悠长。泰州京剧团将以《梅兰芳·丹桂记》为起点,谋划打造梅兰芳主题戏剧,力争3—5年内推出《梅兰芳》系列三部曲以及独具泰州特色的梅派精品剧目。
城因戏而添雅韵,戏因城而有厚基。近年来,泰州围绕文化强市建设目标,以打造“梅兰芳故里”核心文化品牌为引领,传承弘扬戏曲文化,先后建成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大剧院、梅兰芳艺术中心、梅兰芳京剧团以及一批戏曲特色学校,同时筹建梅兰芳戏曲学院。
1984年首次开展纪念梅兰芳诞辰活动,连续举办15届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3届“百梅争艳”戏曲汇,新编现代京剧《梅兰芳·蓄须记》,举办梅兰芳艺术人生展,创立“梅兰芳艺术奖”……梅派曲韵在泰州大地悠扬传唱,历久弥新。
泰州,戏曲厚土,梅韵深植。婉转的曲调和缠绵的唱词,在泰州的大街小巷、校园社区,始终萦绕回荡,生生不息。
乔园:苏北园林的典范
乔园,又名日涉园,位于泰州市海陵南路436号,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是苏北地区现存最早的古典园林。园名源于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后因两淮盐运使乔松年占有而得名“乔园”。
乔园占地1500平方米,布局小巧玲珑,层次分明。以山响草堂为中心,南部凿池叠山,北部辟有庭园。草堂前,池水蜿蜒,山石环抱,主峰上立着三枝石笋,亦似三柄长剑,直指天空。难怪宾馆有一处建筑取名“三峰楼”呢,想来是借此景而得其名也。水池上架一环洞小桥,过桥入洞,便可领略曲径通幽之雅趣。入住其间,几乎每日清晨,我都要到主峰上漫步,欣赏“皴”、“透”、“瘦”皆备的湖石假山,亲近那一杆杆青青翠竹,沐浴那初升的阳光。听说,宾馆的标志图案源于这园中翠竹,六片竹叶灵动组合,细看是一个乔字,加上圆形边框,暗含一个“园”字。我很是为设计此图案的友人感到高兴,他则连连摆手,说是灵感完全来自于日涉园。的确,置身于如此俊秀而充满灵性的园中,定能有所收获。难怪乡贤梅兰芳1956年3月初回乡祭祖扫墓时便下榻日涉园,园中至今还保留着“梅兰芳下榻处”呢。
2013年,乔园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泰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这三处古迹,望海楼以“望海”寄托泰州人对大海的向往,梅园以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展现泰州的戏曲文化,乔园以精巧的园林艺术展现泰州的建筑美学,共同构成了泰州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它们不仅是泰州的地标性建筑,更是泰州千年文化积淀的缩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