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舰载激光武器:从海上到太空的新型防护盾
美国海军舰载激光武器:从海上到太空的新型防护盾
2024年9月,一艘配备最新激光武器的美国驱逐舰“普雷布尔”号从美国圣迭戈出发,前往日本横须贺基地部署。这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是美国海军73艘同级舰中唯一装备高能激光武器的舰艇,其集成的光学眩目器和监视系统(HELIOS)能够有效击落无人机和导弹。
这一部署行动不仅展示了美国海军在激光武器领域的最新进展,也凸显了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莉萨·弗兰凯特在2024年新版作战指导计划中明确表示,将在2027年前做好对抗中国的准备,其中就包括如何运用机器人和无人设备。
技术优势与实战挑战
舰载激光武器之所以受到美军青睐,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激光武器的发射成本极低,每次发射仅需不到10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发电所需的燃料成本。其次,激光武器可以反复、无限发射,只要舰船有电力供应,理论上就能持续作战。这些特点使其在应对无人机群和反舰导弹等威胁时具有显著优势。
然而,激光武器的实际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在今年年初的红海护航行动中,美国海军就因无法有效使用激光武器而遭到广泛批评。美国海军水面舰队司令部司令布伦丹·麦克莱恩中将承认,这些新概念武器的缓慢发展速度“令人沮丧”。
技术挑战与未来前景
激光武器在实战中遇到的挑战主要来自技术层面。首先,激光器需要大功率的能量输入来产生破坏性光束,而让战斗机携带的吊舱产生如此大的功率是重大的工程挑战。其次,激光束在大气传输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同密度的大气会扭曲激光束的传输,因此需要及时测量激光在大气传输中的畸变,然后对其进行补偿。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美国海军仍在持续投资激光武器项目。五角大楼每年在至少31个定向能项目上花费约10亿美元,显示出对这一技术潜力的认可。美国海军助理部长道格·布什表示,其他未指明的激光武器被安置在固定地点,对某些未指明的用户来说“证明是成功的”。
航天器防护新趋势
随着太空成为军事竞争的新战场,激光武器在航天器防护方面的潜力日益凸显。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正在探索利用激光武器进行太空目标识别和跟踪的技术。虽然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实现太空中的激光武器实战部署,但相关研究已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海军的激光武器项目虽然遭遇挫折,但其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实战经验的积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武器有望在未来的海战和太空战中发挥关键作用,彻底改变现代战争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