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结石病医院:社区里的护胆行动
四川结石病医院:社区里的护胆行动
9月1日是“全国胆囊健康日”,四川结石病医院走进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社区,开展了一场以“爱胆护胆,健康相伴”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活动通过发放公益早餐、免费B超筛查、血糖血压测量以及爱胆护胆宣传资料派发等方式,向市民普及科学的胆囊疾病防治知识。
四川结石病医院作为四川省、成都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结石病的防治工作。医院以微创保胆保肾取石为特色,拥有一支由多位副主任医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在肝胆结石和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在活动现场,专家们向市民普及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据统计,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0%,而在四川地区,这一比例更是高达15%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70%-90%的胆囊癌患者都伴有胆囊结石,且胆囊结石越大,患癌风险越高。研究显示,单个胆囊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的患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结石直径小于1厘米患者的10倍。
专家们还特别强调了不良生活习惯与胆囊结石的关系。以福州市第一总医院为例,该院普外科每月要进行三四十台胆囊结石手术,其中大多数患者都有饮食不规律、高脂饮食的习惯。特别是不吃早餐,这被认为是导致胆囊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人们长时间不吃早餐时,胆汁在胆囊内储存时间过长,容易形成结晶,进而发展成胆囊结石。
面对胆囊结石,是否必须切除胆囊?这是活动现场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四川结石病医院的专家表示,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可以定期观察;但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尤其是直径大于3厘米的结石,或者充满型胆囊结石,建议尽早手术。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专家们介绍了两种主要方案:胆囊切除术和保胆取石术。
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病变的胆囊,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不少患者对手术存在顾虑,担心切除胆囊会影响消化功能。针对这一担忧,专家解释说,胆囊切除后,胆汁将直接从肝脏流入小肠,大多数人仍然可以正常消化食物。
保胆取石术则是四川结石病医院的特色技术。该手术通过微创方式取出胆囊内的结石,同时保留有功能的胆囊。但专家也坦承,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较高,约为20%-40%。因此,这一手术方式更适合于胆囊功能良好、结石较小的患者。
专家们还提醒市民,预防胆囊结石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多喝水,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已经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结石的变化情况。
通过这次社区公益活动,四川结石病医院不仅向市民普及了胆囊健康知识,更展示了其在结石病治疗领域的专业实力。医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胆囊疾病,重视胆囊健康,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