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不想去学校了”:如何与父母沟通不上学的决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不想去学校了”:如何与父母沟通不上学的决定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9A03HGL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6A011KB00
3.
https://www.sohu.com/a/846596789_121493870
4.
https://www.sohu.com/a/851746076_121710667
5.
https://www.sohu.com/a/853483412_120969145
6.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9A04IVM00
7.
https://www.cma.org.cn/art/2024/5/28/art_4584_56777.html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RJT68805148GQ0.html
9.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10/19/content_xa3xX3FVxP.html
10.
https://savethechildren.org.hk/article/%E7%B5%A6%E5%AE%B6%E9%95%B7%E7%9A%84%E9%9D%9E%E6%9A%B4%E5%8A%9B%E6%BA%9D%E9%80%9A%E5%9B%9B%E6%AD%A5%E9%A9%9F%E4%BB%8B%E7%B4%B9/
11.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4/10/13/48601/

“我不想去学校了。”这句话,或许你已经在心里重复了无数遍,却始终没有勇气说出口。你害怕父母的责备,担心他们的失望,甚至不确定他们能否理解你的痛苦。但请记住,逃避永远无法解决问题,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或许才是改变的开始。

01

为什么是我?

在你决定与父母沟通之前,或许我们先要理解一个事实:厌学,并不是你的错。

根据《2023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已达总人数的30%,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这意味着,你并不孤单,有很多同龄人都在经历着类似的困扰。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呢?心理学专家指出,厌学情绪的产生往往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学校人际关系:同学间的友谊纠葛、师生间的矛盾冲突,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一位初二女生因为两位朋友之间的关系问题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另一位初中男生则因为一次老师的不当批评而选择逃学。

  2. 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紧张、父母期望过高、过度溺爱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态度。有的孩子发现,当自己表示不想上学时,原本争吵不休的父母会暂时放下矛盾,齐心协力地劝说他回学校,这种行为看似是孩子的“小心机”,但实际上反映出家庭关系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巨大压力。

  3. 自我效能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厌学情绪可能与自我效能感有关。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的信心。如果孩子在学习中常常体验到挫败,便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形成厌学情绪。

02

如何开口?

与父母沟通,可能是你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但请记住,沟通不是对抗,而是寻求理解和帮助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环境:不要在饭桌上或家人疲惫时提出,可以选择一个轻松的周末下午,或者在一次愉快的家庭活动后。

  2. 使用第一人称表达:避免使用“你”开头的指责性语言,而是用“我”开头,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我最近感到压力很大,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我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来调整自己。”

  3. 倾听父母的担忧:父母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或愤怒,这是正常的反应。给他们时间表达,不要打断,试着理解他们的立场。

  4. 提出具体的请求:告诉父母你希望得到什么帮助,比如:“我希望能暂时休学一段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或者“我希望你们能陪我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03

面对挑战

沟通的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焦虑而采取极端措施,比如强迫孩子继续上学,或者完全放任不管。这时,你可以考虑以下建议:

  1.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父母无法理解你的感受,可以建议他们一起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专业的第三方往往能提供更客观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2. 制定小目标:与其一下子提出休学,不如先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减少上学的天数,或者只参加自己喜欢的课程。

  3. 保持耐心:改变需要时间,不要期望一次对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持续的沟通和努力才是关键。

  4. 找到支持系统:除了父母,还可以寻求老师、朋友或学校辅导员的帮助。

最后,我想说,无论你的决定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和未来规划。不上学并不意味着放弃人生,而是给自己一个重新调整和规划的机会。记住,你值得被理解和尊重,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你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不妨试试看,深呼吸,鼓起勇气,说出那句“我不想去学校了”。这可能是一个新的开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