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合肥的老字号小吃:随性中的仪式感与匠心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合肥的老字号小吃:随性中的仪式感与匠心传承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82125

合肥的老字号小吃,以其独特的随性与仪式感,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詹记的无水蜂蜜蛋糕到刘鸿盛的冬菇鸡饺,每一道小吃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匠心。本文将带您走进合肥的老字号小吃世界,感受那份传承百年的味道。

老字号小吃的随性与仪式感

与正餐不同,合肥的老字号小吃,是随性中带着一丝仪式感的存在。走在路上,看见店面,无需计划就会直奔过去买点小吃。位于宿州路上的詹记第一店,便是这样的存在。顾客们在店内挑选着各式糕点,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排队购买无水蜂蜜蛋糕的长龙。


位于宿州路上的詹记第一店,顾客正在挑选商品

在刘鸿盛店里,食客们右手夹一块冬菇进嘴,左手配一勺汤水十足的鸡饺,鸡汤以微微溢出勺面为最佳。这种独特的食用方式,成为了合肥人特有的仪式感。在刘鸿盛罍街店,第五代传承人阮晋虎正在展示冬菇鸡饺的传统制作工艺。


刘鸿盛罍街店,刘鸿盛非遗小吃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阮晋虎正在展示冬菇鸡饺的做法

遇见熟人时,递上一把陶永祥瓜子或柏兆记蛋卷,得到一句“在拐”(合肥方言,意为“好吃”)的称赞,便足以让人感到满足。在陶永祥城隍庙店,顾客们正在选购各种炒货。


陶永祥城隍庙店,顾客正在购买炒货

老字号小吃的讲究

老字号小吃,从不把效率和规模排在首位。外部再熙攘,也得讲究代代传承,“大师手作”。冬菇鸡饺的面皮是要手擀的,厚度必须“透纸映字”;瓜子和花生必须现炒,香味顶到天灵盖方为上品;蛋卷用料要足,口感要脆,小孩子吃了直“煞”才证明够香。


刘鸿盛罍街店

时迁事移,老字号永远要有新口味。以刘鸿盛为例,自1956年成为合肥第一家国营餐厅后,几十年的经营生涯中,吸纳了包括淮上酒家肉合饼、甜心园赤豆糊、庐阳饭店汤包、吴宏发鸡血糊、一条龙鸡油蒸饺等20余种本地小吃精髓,并发展出独属自身的菜系,颇有些“天下武功入少林”的神韵。


詹记糕点柜台

致力于糕点的,则能在传统桃酥、绿豆糕的基础上翻出各种口味来,抹茶、桂花、巧克力、蔓越莓、芝士、椰蓉、华夫饼……往往只有顾客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出的甜品,主打的就是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柏兆记糕点柜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小吃则是一方市井间,历史的集合体与见证者。我们能在早餐中嚼出鸟鸣与喧嚣,从午点中嚼出悠闲与惬意,能在老字号的招牌中,把自己与这座城市连接起来。

在合肥,对小吃的最高赞誉是什么?很多人会告诉你:“我,‘闹’住了。”(合肥方言,意为“非常好吃”)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