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古时期的神秘面纱:最新考古发现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古时期的神秘面纱:最新考古发现揭秘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0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10/28/ARTIz6dcXfPatokF8bZhN5pM241028.s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3/23/nw.D110000renmrb_20240323_1-06.htm
3.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1/18/content_260213.html
4.
http://sc.people.com.cn/n2/2025/0106/c345167-41098781.html
5.
http://www.wenming.cn/cy/20240324/27ce77bb8c29464b965a504210cbb52e/c.html
6.
http://kaogu.cssn.cn/zwb/kgyd/kgsb/202406/t20240620_5760128.shtml
7.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02/P2024040200270.htm
8.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50124/f45e34afdef645ce879a9cfd8f022306/c.html
9.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be4052e4b0cb6e600e62b0.html
10.
http://sscp.cssn.cn/xkpd/gn/202410/t20241015_5790883.html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揭晓,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中国上古时期的神秘面纱。这些新发现不仅揭示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还提供了关于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的新线索。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和遗址,我们得以一窥中国国家1.0版的面貌,了解在秦始皇统一之前的历史脉络。

01

旧石器时代的重大发现

在东北地区,黑龙江省蚂蜒河上游左岸的尚志市二里地遗址发现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石制品主要原料为玄武岩,推测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海浪河流域也有新发现,海林市大龙头山遗址发现了大量石制品,主要原料为附近的玄武岩和凝灰岩等,年代为晚更新世,具有海浪河遗址群的特征。和龙大洞遗址是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发现,开展了持续、系统的考古工作,石制品原料以黑曜岩为主,剥片以生产石叶和细石叶产品为主要技术特点。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饮马河西岸的南山旧石器地点,采集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属于小石片工业的石制品。辽宁省法库石桩子北山旧石器地点采集到367件石制品,主要原料为玛瑙。这些石制品类型多样,年代推断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内蒙古阿拉善南寺峡谷调查发现石核、石片、刮削器等石制品,对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古人类在西北干旱区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泥河湾盆地的考古工作持续而系统,考古发现从百万年至万年左右。马圈沟遗址2014年的发掘,发现了泥河湾盆地目前能够确定的埋藏层位最低的人工制品。其所处的第Ⅶ文化层低于第Ⅵ文化层1米左右,根据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推断其年代早于距今176万年,各文化层石制品的文化面貌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具有中国北方以小石制品为主的主工业的典型特征,为探索华北地区早期人类的出现及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南山根地点则是泥河湾盆地近年发现的另一处百万年的遗址,石制品整体形制较小,属于石片石器工业;石制品类型以石片、断块和碎屑居多;共发现多件可拼合石制品,应为原地埋藏。山兑东旧石器地点的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早段,石器技术继承更早的小石器技术。白洗沟遗址细石叶遗存非常丰富,距今约1.7万年,拼合研究及细石叶生产流程的分析结果,揭示了细石核预制和修型的技术特点,以及细石叶技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类群体流动性的变化。

02

新石器时代的重大发现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的考古发现尤为引人注目。该遗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经历了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好川文化四个阶段,纵贯新石器时代始终。考古人员发现两重壕沟,内壕沟为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时期,外壕沟为好川文化时期。在壕沟环绕的中心台地上,考古发现了10多座上山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多数土台上分布着成组的器物坑。遗址中还发现了4处建筑遗迹、1处农业加工遗迹,以及多座墓葬。其中一座高等级墓葬随葬20余件陶器,是目前上山文化考古发现的规格最大、等级最高的墓葬。

03

夏商周时期的考古发现

香港历史博物馆与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协作推出“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展出由河南博物院以及省内外十多家文博机构借出的150余件/套文物,包括大型及成组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及卜骨等,其中33件/套为国家一级文物,约40件/套是首次离开河南省展出。展览重点展品包括夏代的铜爵、商代的兽面乳丁纹铜方鼎和“妇好”圈足觥,以及西周的缀玉覆面。缀玉覆面由58块玉片组成,依据人的脸部结构进行布局,并缝缀于丝织品上,在古人殓葬时用以覆盖在死者脸上,期望能使尸体不朽。此外,还有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藏品——夏代的陶猪头盖,以及信阳博物馆藏西周的“父乙”角。

这些考古新发现不仅填补了多个地区的考古空白,还揭示了早期人类的生存状态、文化演进和社会复杂化进程,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和遗址,我们得以一窥中国国家1.0版的面貌,了解在秦始皇统一之前的历史脉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