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文艺村支书:赵决高的文化振兴之路
古镇文艺村支书:赵决高的文化振兴之路
桐梓村党总支书记赵决高,一个对文艺有着浓烈情怀的村支书,正带领着这个千年古镇走上文化振兴之路。在他的带领下,桐梓村不仅成立了八支文艺队伍,还举办了油菜花节、农民“村BA”篮球赛等特色活动,让文化浸润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文艺队伍:从麻将桌到舞台
“我早年是‘麻将精’,打麻将尽输钱,我们夫妻俩还经常为打麻将的事情吵嘴。我进了村文艺队伍,当上了队长,还帮助赵书记‘招兵买马’,再也没有摸过麻将了,不仅家庭和睦了,而且我还有自豪感。”说起参与文艺活动后自己生活的变化,桐梓村文艺队队长何春芳快人快语。
在赵决高的带领下,桐梓村成立了龙灯队、腰鼓队、十番锣鼓队、黄梅戏表演队等八支文艺队伍。这些队伍不仅在村内演出,还经常到周边村镇甚至市区表演。今年正月初一,赵决高更是大胆地将一百四十余人的龙灯队伍带进桐城市区,高举着龙牌、舞动着龙灯,行进在市区的街道上,引起轰动。
特色活动:从油菜花节到农民“村BA”
“一村一品”包括文艺,如今,文艺成为桐梓村的特色品牌。赵决高还在孔城镇率先举办农民“村BA”篮球赛,率先举办农民村晚,率先举办了农民摄影展。自编自导的移风易俗艺术化宣讲获得桐城市乡风文明汇演三等奖。“不输城里的走秀!”一支四十余人的农村妇女旗袍队伍优雅地走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庄——张庄,极大地增强了桐梓村妇女的豪迈感。“我们农民旗袍秀,还秀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哩!我还在节目里面说了话!”何春芳十分得意地说。
文化振兴:从“塑形”到“铸魂”
“乡村振兴需要文化浸润,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村支书就是要做乡村文化振兴的领路人、引路人,把大家都引导在文艺队伍里,让乡风向上向善。”赵决高说。
为了提升桐梓村文艺爱好者的水平,赵决高邀请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郭宵珍来桐梓村举办黄梅戏表演讲座。郭宵珍亲和,一招一式地教学,让戏迷爱好者受益匪浅。
“赵书记心胸广,我们不是桐梓村人,也被吸纳到他们村的文艺队伍。”邻村妇女黄金花,大鼓打得好。她还有一帮打大鼓的闺蜜,不过之前属于“散兵游勇”,形不成气势。赵决高接纳她们,帮助成立了“金花大鼓队”。在龙灯进城闹春以及农民村晚上,大鼓队的鼓槌上下飞舞,气势非凡,充分展示了乡村妇女积极向上的精神气场。
“以文艺活动为抓手,以‘文化、生态、旅游’为方向,走出一条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子,让百姓拥有更强的幸福感!”经历过此次油菜花节的忙碌,赵决高脑中有了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