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戊型肝炎高发,这些预防措施请收好
冬季戊型肝炎高发,这些预防措施请收好
2024年9月,全国戊型肝炎报告发病2446例,虽然没有造成死亡病例,但这一数字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随着冬季的到来,这种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与甲型肝炎类似,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戊肝的潜伏期较长,平均约40天,初期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发展为黄疸型肝炎,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尿色加深等症状。
戊肝对特定人群具有更高的危害性。孕妇感染戊肝后,尤其是妊娠晚期,病死率可高达20%-25%。老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感染后,也更容易发展成重症肝炎,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此外,从事畜牧业及养殖业工作者、食品从业人员、野外考察者等,由于暴露机会较多,感染风险也相对较高。
冬季是戊肝的高发季节,这与人们在寒冷天气里更倾向于食用热食,而忽视了食物是否彻底煮熟有关。同时,冬季室内活动增多,人员接触频繁,也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饮食安全是关键
- 不喝生水:确保饮用水安全,尽量饮用煮沸后的自来水或瓶装水。
- 食物煮熟煮透:特别是猪肉、猪肝等动物内脏,以及贝壳类海产品,一定要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 生熟分开:使用刀具、案板等厨具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勤洗手:特别是在处理食物前、进食前和如厕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
- 使用公筷: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厦门大学研发的戊肝疫苗益可宁®,是全球唯一的戊肝预防性疫苗。最新研究显示,按照0、1、6月的接种方案完成三针接种后,10年保护率高达86.6%。即使只接种两针(0、1月),在30个月内也能提供100%的保护。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在南苏丹难民营的疫情暴发期间,该疫苗的两剂接种方案显示出84%的有效性,为控制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也为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实施接种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着冬季的到来,我们更应提高警惕,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对于高危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以及经常在外就餐的人群,建议及时接种戊肝疫苗。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安全意识,是预防戊肝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戊型肝炎的威胁,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