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朱洁静、谭元元:春晚舞台上的舞蹈艺术盛宴
张艺谋、朱洁静、谭元元:春晚舞台上的舞蹈艺术盛宴
1月28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名为《秧 BOT》的节目引发了全网热议。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携手杭州宇树科技、新疆艺术学院,带来了一场融合传统与科技的视觉盛宴。
在《秧BOT》节目中,机器人身穿红绿大花袄,手持手绢,与舞蹈演员们一起扭起了东北秧歌。这些机器人不仅动作整齐划一,还能完成“0帧起手转手绢”等高难度动作,展现了人工智能在艺术表演领域的最新成果。据节目编导张鹏介绍,整个编排过程历时3个多月,团队反复设计动作,通过AI技术不断优化机器人的表现。
这并非宇树机器人首次登上春晚舞台。早在2021年牛年春晚,宇树科技就曾推出“犇犇”四足机器小牛,作为刘德华的伴舞亮相。而此次《秧BOT》的表演,更是将机器人舞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观众纷纷感叹:“机器人都进化到这种程度了?”“这是今年春晚最抽象、最好玩的节目”。
在同一个春晚舞台上,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朱洁静第四次亮相,与孙靖雯和浙江音乐学院的学子们共同演绎了极富东方意蕴的舞蹈《幽兰》。这支舞蹈改编自浙江音乐学院的《兰叙》,曾获得第十四届“荷花奖”古典舞奖。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自古以来,兰花以其素雅、幽香、高洁的品质,被视为君子德行和操守的象征。在《幽兰》中,朱洁静和舞者们用刚柔并济的肢体语言,展现了兰花在山谷中逆风生长的坚韧精神。
朱洁静表示,作为舞者,必须耐得住寂寞,每天克服懒惰,用强大的韧性和定力去完成这件看似美丽却残酷的艺术。她回忆起1988年杨丽萍在春晚舞台演绎的孔雀舞,那段舞蹈在她心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激励她成为传递美的使者。
从2020年《晨光曲》的弄堂女人,到2021年《朱鹮》的“东方天鹅湖”,再到2023年《碇步桥》的江南女子,朱洁静在春晚舞台上留下了多个令人难忘的形象。她认为,春晚是一个神圣的舞台,也是一个残酷的战场,需要强大的内心才能坚持到最后。
在春晚的舞台上,48岁的芭蕾舞者谭元元以一曲《伊人》惊艳全场。她与广州芭蕾舞剧院、广州大学附属艺术学校的舞者们,以水为创作灵感,在蓝绿色的舞台上,身披薄纱,舞步轻盈,完美诠释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
从1994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到2025年的《伊人》,谭元元用艺术天才和数十年如一日的自律,保持着“芭蕾女皇”的风采。她16岁获得法国国家芭蕾舞比赛金奖,21岁成为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舞者,在旧金山芭蕾舞团担任首席舞者长达29年,创造了该舞团的历史纪录。
谭元元的芭蕾生涯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她始终保持47公斤的体重,每到一个城市首先寻找练功房,常年与排练、理疗为伴。去年年初完成旧金山芭蕾舞团的告别演出后,她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中国,担任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和苏州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在2025年春晚的舞台上,张艺谋、朱洁静、谭元元三位艺术家以各自的方式,展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秧BOT》融合科技与传统,展现了新时代的创新精神;《幽兰》以古典舞的形式,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伊人》则展示了芭蕾艺术的优雅与力量。他们的表演不仅为春晚增添了艺术光彩,也让更多观众感受到了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