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守护千年古城:襄阳古城的古今交融
数字化守护千年古城:襄阳古城的古今交融
“城筑汉水边,文脉续千年。”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襄阳古城,自春秋早期楚国北津戍渡口肇始,历经汉代筑城、唐宋增修、明清定型,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这座被誉为“铁打的襄阳”的古城,不仅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池之一,更是汉江流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数字化监测:古城保护的科技新篇
在新时代的科技浪潮中,襄阳古城的保护工作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湖北移动在襄阳古城部署了先进的数字化监测系统,通过5G网络和AI技术,实现对古城墙、护城河等历史建筑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2024湖北移动AI+成果发布暨生态大会”上展示的数据显示,湖北移动已在襄阳古城及周边区域建设了多个5G基站,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通过5G网络,监测系统可以实时传输古城建筑的位移、倾斜、裂缝等数据,为文物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历史厚重:千年古城的沧桑变迁
襄阳古城北依汉水,东、西、南三面环以人工护城河,平均宽度达180米,最宽处250米,是中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现存的古城墙周长7331米,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与南京、西安、荆州等地的古城墙联合申报“明清城墙”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上,襄阳古城曾发生过172次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宋末年的“宋蒙(元)襄阳之战”。南宋军队依靠坚固的城池坚守长达六年,展现了古城墙的防御实力,也赢得了“铁打的襄阳”之美誉。
文化传承:古今交融的创新演绎
夜幕降临,襄阳古城北街灯火辉煌,游人如织。全长1200多米的街道上,石牌坊、青砖马头墙、朱红立柱等古建筑元素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在新近开放的管家巷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刘备、诸葛亮、李白、杜甫、孟浩然等历史名人的扮演者穿梭其间,为游客带来《诗画襄阳》《侠义襄阳》《舞墨襄阳》等特色剧目演出。
在襄阳古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游客既可以品尝正宗的襄阳牛肉面、太平豆腐,又可以体验国家级非遗老河口木版年画、省级非遗熊银匠手工银器制作,感受襄阳传统文化的魅力。
未来发展:古城新生的活力篇章
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正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推动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2024年,襄阳计划实施20个投资过百亿元、50个投资过50亿元、200个投资过10亿元、1000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总投资达1.2万亿元。
在东津新区,8平方公里中心片区建设全面铺开,襄阳五中附属初中、同济襄阳医院等项目加快推进,一个集科教、医疗、金融、文旅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
汉水悠悠,古城巍巍。襄阳古城在数字化监测系统的守护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一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城,更是一个展现文化自信、融合古今智慧的现代文化地标。正如《光明日报》所言:“汉江畔的襄阳古城,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看尽风云变幻、世事变迁。今天,它外揽山水之秀丽,内得人文之繁盛,在新时代里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一座迷人的文化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