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他汀类药物真的能预防心血管病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他汀类药物真的能预防心血管病吗?

引用
澎湃
13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64574
2.
https://www.ebsco.com/zh-cn/blogs/ebscopost/2928625/fy24/investigating-status-statins-primary-prevention-cardiovascular-disease-0
3.
https://wsjkw.sh.gov.cn/jtyx/20240814/e3d08f1b08f545a2a9a6929892ba356a.html
4.
https://www.medtrib.cn/post/detail/106609b5-dc31-4e57-9d80-71727df1491c
5.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7792
6.
https://docbook.com.cn/information/1786
7.
https://www.brainmed.com/info/detail?id=46202
8.
http://www.suixi.gov.cn/bmxxgk/wsjkj/gzdt/content/post_1979678.html
9.
https://www.jdfy.cn/changjianbingyufangyubaojian/12129.html
10.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statins-actions-side-effects-and-administration/print
11.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4247
12.
https://www.lcgdbzz.org/cn/article/doi/10.12449/JCH241029
13.
https://www.xmheart.com/scientific-research-news-3979.html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CVD)预防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积累,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病预防中的地位和意义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病预防中的效果、不良反应、使用争议以及临床指南建议。

01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预防效果

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HMG-CoA),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大量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根据胆固醇治疗试验者协会(CTT)的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IPDMA),服用他汀类药物后,LDL-C的平均降幅约为1mmol/L。这一估算主要基于一年时间范围内的观察,并涵盖了初级和次级预防试验的数据。CTT的分析模型显示,每降低1mmol/L的LDL-C,心血管(CV)风险比(RR)为0.75(95%置信区间为0.71至0.80),即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5%。

这一发现得到了多个研究的支持。例如,2013年考克伦(Cochrane)对他汀类药物一级预防的综述发现,LDL-C的降幅与此相近,为1(95% CI,0.85至1.16)mmol/L。此外,2016年发表的一项重要试验——HOPE-3,其报告显示平均LDL-C降幅约为0.89mmol/L。

02

不良反应与使用争议

尽管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病预防中表现出显著效果,但其使用也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这成为患者和医生关注的焦点。

肌肉不良反应

肌肉症状是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包括肌痛、肌炎、肌病和横纹肌溶解。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不伴CK(肌酸激酶)升高。根据研究数据,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其中横纹肌溶解较为罕见。

肝功能异常

肝功能异常是患者最为关注的不良反应之一。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一过性、无症状的转氨酶升高,ALT/AST很少超过3×ULN(发生率约1%),严重肝损伤极为罕见(发生率约0.001%)。

其他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使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时,新发糖尿病发生率约为12%,而常规剂量时为9%。此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失眠、抑郁以及消化不良、腹泻、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03

患者依从性问题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这是影响其预防效果的重要因素。一项研究显示,55315例心肌梗死幸存者在5年后坚持服用他汀的患者比例降至82%。另一项相关回顾性研究也证实,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确实阻碍了患者的依从性。

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直接影响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一项探讨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否影响胆固醇水平的研究发现,坚持服药者的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停药者,而且LDL水平同初诊时相比显著下降的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停药者。这提示,坚持服药有利于降低胆固醇。

04

临床指南与专家建议

国内外多个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一致推荐他汀类药物作为心血管病预防的一线治疗药物。例如,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指南都强调了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他汀不耐受的患者,专家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1. 调整药物种类:尝试不同类型的他汀类药物,因为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谱可能不同。

  2. 调整剂量:使用较低剂量的强效他汀类药物,以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3. 改变给药方案:减少给药频率,提高耐受性和依从性。

  4. 联合用药:在无法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

05

结论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病预防中具有明确的疗效。虽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且通过合理的用药策略和监测,可以有效管理这些风险。因此,对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并非万能药。其预防效果主要体现在降低LDL-C和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对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管理同样重要。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是心血管病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病预防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使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在充分评估患者风险和获益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其对药物的认知和依从性,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