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型真菌感染蔓延,皮癣治疗迎来新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型真菌感染蔓延,皮癣治疗迎来新突破

引用
网易
11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RB0U0J0512D03F.html
2.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4e358601e6e7
3.
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cience/1434652.htm
4.
http://cjmycology.smmu.edu.cn:81/Jweb_zgzj/CN/abstract/abstract9061.shtml
5.
https://rs.yiigle.com/cmaid/880231
6.
https://www.jd.com/pccontent/1428964
7.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75/19919.htm
8.
https://www.databridgemarketresearch.com/zh/reports/global-antifungal-drugs-market?srsltid=AfmBOoqSrNKvdMg0PKinu96BKSFYtqCGenrRZGMhPnYgawyr2OFiujeF
9.
https://www.ctdm.org.cn/.php?s=/MeetingMessage/pharmacyGuideById/id/5e2afc628d204229b0242096643a5f8e/meetingid/
10.
https://www.nstc.gov.tw/israel/ch/detail/5bccef9c-6fae-40bc-89b2-0aedd2458b37
11.
https://isynbio.siat.ac.cn/view.php?id=904

最新医学研究显示,两种新型真菌感染正在美国蔓延,其中一种通过性传播,另一种对标准疗法有抵抗力。这些感染具有高度传染性,且治疗难度大,但研究人员发现伊曲康唑可能有效。这一突破为皮癣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高传染性新型真菌感染在美国蔓延

据最新研究显示,两种新型真菌感染正在美国快速蔓延,对公共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这两种感染分别由毛癣菌VII型(TMVII)和毛癣菌indotineae型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且容易误诊。

性传播的TMVII感染

在发表于《美国医学会皮肤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中,纽约大学朗贡卫生院记录了美国首例性传播真菌感染病例。一名30多岁男性患者在结束英国、希腊和加利福尼亚的旅行返回纽约后,阴茎、臀部和四肢出现癣病。基因检测显示,该感染由毛癣菌VII型引起,这种通过性传播的癣病在欧洲的诊断率越来越高,法国在2023年就报告了13例,主要发生在男男性行为者中。

这种感染的特点是:

  • 通过性传播
  • 治疗难度大,需要数月才能痊愈
  • 对标准抗真菌疗法有反应

对标准疗法有抵抗力的indotineae型感染

另一项研究则关注在印度广泛传播的毛癣菌indotineae型感染,目前全球都有报道。这种感染去年首次在美国被证实,其特点是:

  • 传染性强,容易在面部、四肢、腹股沟和足部传播
  • 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为湿疹
  • 对特比萘芬等标准疗法有抵抗力

研究显示,即使接受标准剂量的特比萘芬治疗14-42天,患者的皮疹也没有得到改善。通过DNA分析发现,这种真菌具有特殊的基因突变,能够抵抗药物作用。

治疗新突破:伊曲康唑显疗效

面对这些新型真菌感染,研究人员发现伊曲康唑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在一项临床研究中,7名indotineae型感染患者在接受伊曲康唑治疗后,3名患者完全康复,2名患者病情好转。

然而,伊曲康唑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 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 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等
  • 长期使用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皮肤科医生Avrom Caplan表示,虽然这些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生活质量需求。

基因研究揭示新治疗靶点

在基础研究领域,清华大学医学院林欣课题组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JNK1基因在抗真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JNK1基因敲除或抑制可以增强机体对真菌感染的抵抗力,具体机制是通过上调CD23受体的表达,增强巨噬细胞对真菌的杀伤能力。

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

  • 首次从分子和动物机体水平揭示了JNK1负调控抗真菌感染的作用机制
  • JNK1可作为一个潜在的药物靶点
  • JNK抑制剂在动物模型和细胞水平都显示出良好的抗真菌感染治疗效果

目前,林欣课题组已就相关发现申请了专利,并正在进一步研究其临床应用前景。

专家建议:及时就医与日常预防

面对新型真菌感染的威胁,专家建议:

  • 医务人员需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对性活跃、近期有出国旅行史的患者
  • 患者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 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毛巾、衣物等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增强免疫力

虽然目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 新型感染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传播速度快
  • 伊曲康唑的副作用限制了其长期使用
  • JNK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深入探索这些新型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