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推荐:小酥肉安全选购指南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推荐:小酥肉安全选购指南
新年将至,小酥肉作为川渝地区的传统美食备受喜爱。为了让大家吃得安心,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详细的消费提示,包括原料肉的选择、油炸用油建议以及科学油炸方法等。此外,还提供了市售预包装小酥肉的选购技巧,如查看配料表、储运温度及营养成分表。快来学习这些实用的小贴士,让您的餐桌更加安全美味!
预制菜新规出台,选购有了新标准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加强对预制菜的监管。
《通知》明确,预制菜应当兼具预制化和菜肴的特征,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预制菜应突出菜肴属性,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不属于预制菜。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主食类产品也不属于预制菜。此外,预制菜定义中强调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加热是指将食品加热到可食用状态的过程,即针对已经预加工熟制的产品在食用前的简单复热。熟制是指经炒、炸、烤、煮、蒸等将食品熟制的过程,即在预加工阶段并未完全熟制,需要彻底熟制后方可食用。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也不属于预制菜。
这意味着,目前连锁餐厅普遍使用的“中央厨房”制作菜肴、再配送至各分店的模式,不属于此次新规所定义的预制菜。
预包装小酥肉选购技巧
选购预包装小酥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查看配料表:重点关注是否含有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棕榈油、氢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植脂末、代可可脂等成分,这些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尽量选择不含或含量较低的产品。
检查营养成分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在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如果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就可以标示为“0”。因此,要仔细查看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选择含量低或不含的产品。
关注储运温度:确保产品在规定的温度下储存和运输,以保持最佳品质。检查包装是否完好,避免购买已经破损或胀袋的产品。
选择信誉好的品牌:优先选择口碑好、质量有保障的品牌,可以参考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反馈。
安全食用小酥肉
控制食用量:虽然小酥肉美味可口,但也要适量食用。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应低于1%,这对于一个每天需要摄入8400千焦能量的成年人大约相当于吃2.2克反式脂肪。而中国人平均每天吃的反式脂肪是0.39克,相当于供能比为0.16%,远低于WHO的建议值(小于1%)。所以,只要你不是大量摄入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健康风险很低。
注意烹饪方法:油炸时要控制好油温,避免油温过高产生有害物质。建议使用耐高温的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等。油温控制在175-185℃为宜,可以用筷子测试油温,当筷子周围出现密集的小气泡时,说明油温合适。
合理储存:未食用完的小酥肉应密封保存,避免受潮和异味影响。建议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如果需要长时间储存,可以考虑冷冻保存,但要注意密封包装,防止串味。
搭配健康饮食:小酥肉虽然美味,但属于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建议搭配蔬菜、水果等健康食材,保持饮食平衡。同时,要注意控制总脂肪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量,避免过多食用肥肉和油炸食品。
通过以上选购和食用技巧,您可以放心享用美味的小酥肉,让节日餐桌更加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