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文化传承与现代融合的新典范
阆中古城:文化传承与现代融合的新典范
阆中古城,这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以其独特的“唐宋格局、明清风貌”闻名于世。作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它不仅是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更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旅新地标。
保护为先:让千年古城焕发新生
面对岁月的侵蚀和现代化的冲击,阆中古城如何保持其历史风貌?答案在于一套科学严谨的保护体系。近年来,阆中修订完善了《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将保护区范围由1.78平方公里扩展到23.17平方公里。同时,古城保护专门行政机构和专家委员会的成立,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具体实践中,古城管理局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精准维修。同时,通过《阆中古城维修规范》等文件,严格监管房屋修缮过程,确保“格局不变、高度不变、风貌不变”。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古城的肌理,更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文旅融合的阆中模式
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阆中古城以此为契机,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文旅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非遗贺新春·阆中古城过大年”活动于1月7日在张飞广场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古城内举办了舞龙舞狮、春节老人赐福、诗词对话、变脸等民俗巡游活动。国家级非遗银河丝毯、川北大木偶,省级非遗高坪竹编、仪陇剪纸等特色项目精彩亮相,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阆中古城还推出了“迎春来”美食大比拼、“踏春去”国潮舞蹈展示、“抱春归”万人举灯闹元宵等特色活动。同时,大型杂技情景剧《东方丝源》、沉浸式演艺《阆苑传奇》等创新演艺项目,以现代手法演绎传统文化,深受游客好评。
传统与现代:共生共荣的商业生态
漫步在阆中古城的街巷中,你会惊讶地发现,这里既保留着传统的川北民居,又不乏现代商业的活力。古城内的商业业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生。
在古城的核心区域,张飞牛肉面、川北凉粉等传统美食店生意兴隆。而像春怡火锅这样的现代餐饮品牌,也以其优质的服务和合理的价格吸引着大量游客。据统计,春节期间,阆中古城的游客数量达到38.39万人次,位列四川景区前三。
更令人欣喜的是,古城内的非遗体验中心成为新的文化地标。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唐卡、藏香等非遗作品,还能亲自参与制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互动式的文化体验,让非遗不再是“活在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融入现代生活的鲜活元素。
以人为本:提升游客体验是永恒追求
所有的创新和努力,最终都要落实到游客体验上。从游客的反馈来看,阆中古城的文旅融合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道:“阆中古城的建筑虽然看起来相似,但每个细节都蕴含着独特的故事。晴朗的天气和同行的朋友让整个旅程格外愉悦。”另一位游客则对古城的美食赞不绝口:“张飞牛肉面、川北凉粉、阆中豆花,每一样都让人回味无穷。”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阆中古城还推出了多项惠民政策。春节期间,32家国有A级景区对学生免门票,浙江温州、台州游客可享受免门票优惠。此外,通过云闪付、抖音等平台发放的文旅消费券,进一步激发了游客的消费热情。
结语:文化传承与现代融合的新典范
阆中古城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化传承与现代融合的生动样本。通过科学的保护体系、创新的文旅活动、多元的商业业态和贴心的游客服务,这座千年古城不仅留住了历史的温度,更焕发出了时代的活力。
正如一位游客所说:“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享受到现代文明的便利。阆中古城,真正做到了让文化‘活’起来,让旅游‘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