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解密“梗”文化:从网络用语到社交新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解密“梗”文化:从网络用语到社交新宠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86333
2.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020382.html
3.
http://www.xinhuanet.com/government/20241212/d84f735dcc7d4c9ab29b5216f50c0879/c.html
4.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64549305f1/082123395a.shtml
5.
https://bk.taobao.com/k/yitiji_258/e47e0c3b2cadaafbb3dadfb961d4e320.html
6.
https://www.sohu.com/a/816653204_121373394
7.
https://www.sohu.com/a/794775191_121124791
8.
http://www.ce.cn/culture/gd/202411/05/t20241105_39192692.shtml
9.
https://m.qidian.com/ask/qqbqbwzosamqb
10.
https://m.qidian.com/ask/qfoqbxaurlw
11.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2507

“你这瓜保熟吗?”“我裂开了”“AWSL”……这些看似莫名其妙的词语,正是当下网络世界中最流行的“梗”。它们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成为年轻人交流时不可或缺的“暗号”。那么,什么是“梗”?它又是如何从一个简单的笑点,演变成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的呢?

01

从“哏”到“梗”:一个网络用语的演变史

“梗”这个词语,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曲艺中的“哏”。在相声、评书等艺术形式中,“哏”指的是笑料和包袱,是艺人用来逗乐观众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个概念被移植到了网络空间,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梗”。

在网络语境中,“梗”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笑料,它可以是一个热门事件、一句经典台词,甚至是一个表情包。比如,动画《鬼灭之刃》中“我还没吃过饭呢”这个表情包,就被网友们玩出了各种花样,成为了广为流传的“梗”。

02

“梗”文化的崛起:从娱乐到生活

“梗”文化的兴起,离不开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动。以抖音、B站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通过算法推荐、降低创作门槛等方式,让“梗”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一个有趣的“梗”可以在短时间内火遍全网,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

更有趣的是,“梗”文化正在从单纯的娱乐走向更广阔的生活领域。比如在英语学习场景中,一些老师会巧妙地将网络“梗”融入教学,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让“梗”文化得以在更多场景中落地生根。

03

“梗”文化的双刃剑:欢乐与隐忧并存

“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它让网络交流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帮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释放压力的出口。同时,“梗”文化也促进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让拥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更容易找到归属感。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梗”文化的泛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低俗、消极的“烂梗”开始在青少年中流行,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能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产生负面影响。有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担心网络“烂梗”会影响青少年的正常表达能力。

04

未来之路:让“梗”文化更有温度

面对“梗”文化带来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首先,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辨别哪些“梗”是积极健康的,哪些是应该避免的。其次,作为网络内容的生产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品牌,都应该更加负责任地使用“梗”,避免为了追求短期流量而制造低俗内容。

“梗”文化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社会的情绪与心态。它既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社交工具。面对这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一味排斥,而是学会如何更好地使用它,让它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而不是隔阂。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梗”文化无疑将继续发展演变。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富有创意、积极向上的“梗”出现,让网络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使用“梗”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表面的娱乐所迷惑,真正实现“玩梗”而不被“梗”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